筑梦年代

《筑梦年代》

第36章宗申摩托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接下来,夏雨又拉着姑父,将大成摩托车厂的事情阐述了一遍。

好在有了包煤窑的努力铺垫,沟通摩托车厂的时候,宁耀军并没太多抵触,毕竟前者是双方合作,后者纯粹以夏雨的脸面去求协助。

也可能刚才夏雨那番信心满满的表态,使得宁耀军不得不在心里,重新定义这个侄子的重要性,不仅答应了同去谈判,还破天荒的以自己名义去夏家征得夏久新的同意。

当晚,宁耀军来到夏家向夏久新主动提起缘由,两人虽然一直以来看不顺眼,毕竟是连襟,基本面子彼此还是要给,在宁耀军能言善语下,夏雨终于获得一次外出的官方授权,也令一向对儿子瞧不上的夏久新充满困惑和惊讶。

第二天中午时分,宁耀军开车将夏雨从夏家光明正大的带走,驱车向市区前进路赶去。

渭水市区的城建此时还都比较低矮老旧,大都延续八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再过几年,渭水才会大面积启动城建的换新。

许是高温连天,一路上街道人影稀疏,商业活动冷清。放到后世,这样的街面都不如乡镇繁华,马路上来往的大多是二八大杠或者冒着黑烟突突突的125,偶尔几辆穿过的轿车大多政府挂牌,很少看到有私人轿车,此外便是日行的公交和出租车。

顺着模糊的记忆,两人来到一处门口盘着花坛的铁闸门前。

花坛里原来的喷泉设施早已生锈腐化,阳光炙烤下,池子里的死水泛着厚重绿霉,刺眼的光影中一群不知名的飞虫,正围着上方一排被脏污蒙灰的烫金大字—渭水大成摩托制造厂飞舞。

“就是这?”看到眼前一副颓败的景象,宁耀军面色不太好。

夏雨点了点头,望了望迎面一栋三层样品展厅大楼,楼体陈旧,萧条没落。夏雨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跟着姑父去中铁五局中学,路过时,眼前已是一片被围挡遮住的工地,当时楼体初见成型。

“你们是干啥的?”大门旁一处门亭玻璃被推开,探出一个毛发稀疏,骨瘦嶙峋的老头。

“大爷,我们找刘衣桐!”夏雨迎上前道。

大爷摸着半秃的头皮想了想道:“你说的是电机车间组的刘组长?这段工厂停工,都放假了!”

“我们是被邀请来投标的,想和咱们厂长或者负责人沟通一下厂子投标的事!”夏雨也不气馁,从口袋掏出姑父的名片。

竖着大背头一米七五个头的姑父有着微胖的体态,上身着条纹衬衫半袖,下身时下流行的宽松银灰色西裤,脚上一双擦的锃亮的皮鞋。此时一手叉在冒着闪闪发光的腰带上,戴着金光闪亮的机械手表的另一只手遮在额前,面容严肃,仪态万方。

乍一眼,和当下港台电影里扮演黑社会老大的万梓良很像,威严不失亲和,富气又更气派。

宁耀军这番大老板的气场着实唬人,老大爷顺着夏雨的指示,看清身后的男子,枯皱的脸庞终于堆起一股肃然起敬的笑容。赶紧打开闸门,朝两人拱手道:“你们应该是找我们郑厂长吧?走,我带你们去。”

人靠衣装,马靠鞍,看到大爷反应,夏雨也是心下满满。此行前,他给姑父从上到下捯饬一番,尤其他浓密黝黑的头发,在夏雨的精心处理后,整个人一下子脱离了乡土的气息。

夏雨前世是搞设计出身,对审美有着天然的敏感,后世几十年社会美学的熏陶,只是稍微收拾,都不是眼下人们所能比。

一路上,夏雨和姑父四下张望,时不时嘀咕着一会谈判的话术,许是厂子建筑布局不太合理,三人七拐八扭好一会,才来到一处三层的单面楼房前。

“看那就是郑厂长!”大爷热心指着二楼走廊上一个人影道。

此时,透过镂空的钢制栏杆,二楼一处门前一身深蓝色工作服手拿茶杯的青年,正将煤炉上冒着热气的铝制水壶提起。

“郑厂长,有人找!”老头招手道。

男子朝楼下望了望,回应道:“你们是?”

“我们是来参与咱们厂投标的!”姑父宁耀军适时的上前道。

“那你们上来谈吧!”双方距离有些远,不过夏雨仍旧从对方肢体语言感觉出几丝热情。

两人对望一眼,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顺利,和大爷一番感谢后,一起从楼梯快步上去。

“是郑厂长吧,您好您好!”一到门口,夏雨自动退居二线,由姑父和青年人搭讪。

“你是?”男子很年轻,估计连三十都不到,戴个眼镜,身材中等,给人一种浓郁的书生气,再联想这样的机械厂厂长如此年轻,夏雨也是格外惊讶。

这是一间办公室布局,靠窗是一张硕大的办公桌,桌上放着一个米黄色的古董电脑,周围散放着各种文件和资料。两人坐下后,对面是一排红漆书柜,书柜里的文件资料密密麻麻摆放着,显得沉暮而杂乱。

“是这样,郑厂长,我们听咱们厂子最近在招标,想过来了解一些情况?”宁耀军客气的答道。

“你们是哪里的?对我们厂子之前有过了解吗?”男子好奇道。

“还没有,我们也是做生意的,从别处打听到这个消息,看看咱们招标的要求是什么?”

男子闻言,情绪忽然有些低落,从桌上一堆资料中抽取一叠纸递给宁耀军道:“你看,都在这里面,厂子经营不下去了,想找人合适的来合作或者接手!”

夏雨和姑父二话不说,趴着仔细瞧了起来。

大成摩托整车制造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省组织部牵头成立,下设长安、咸阳、宝鸡、渭水四个分厂。

分厂建立之初,在得天独厚区域保护政策下,第三年就将外省摩托打的落花流水。之后几年里更是涉及到农机方面,尤其生产的拖拉机,旋耕机独揽整个渭河沿岸市场。厂子巅峰时候,年销售额五个亿,拥有上千亩的厂区,从事工人数多达五千人。

后来,国家为了提振产品竞争力,大力整顿产业链,将各类重工业配套重新整合规划,像车机制造类民用企业,牵往川渝、江浙一带。

在此背景下,政府将渭水分厂重组分拆,面向民用市场的摩托车业务,转包给私人承办。

男子的父亲郑友德便是这家厂子的前任老板。

郑家前身是搞汽修配套,对车机方面有一定了解,类似后世宗申摩托创始人左宗申发家的路子。

郑友德接手后,靠着吃老本和原始口碑,一开始那几年面世的摩托,反向效果并不差。

然而,郑友德是一个雄心壮志目标的人,将厂子技术和各部全套摸清后,干了一件算不得昏招的事,贷款投入重资成立车机研发部,甚至逼迫自家儿子报考机械专业,以图未来学业有成,助力自家摩托事业的发展。

研发部成立以后,连续几年消耗大量资金,迟迟不见效果,期间推出好几种产品,所获非但未达预期,反而使大成陷入经营风险。

临近千禧年,面对大成日益走下坡,债台高筑的境况,郑友德终于因劳成疾,直接嗝屁。还在外地进修的儿子,郑钧不得不回来接手烂摊子。

之前他一直呆在浙江地区,对那边正在大力发展的电动车产业极为关注,耳目熏陶下,也是充满信心。

有其父必有其子,面对这种困顿局面,郑钧一上来,继续加大贷款,引进沿海刚推出的一批电机生产线。

第一批电动车一上市引起了市场轰动,随后产品初期的各种缺陷一一显现出来,容易熄火、续航不足、动力电池性能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销量又急剧下滑。

两三年多过去,厂子不仅没有扭亏为盈,反而越陷越深。

今年清明时节,厂子拖欠员工工资,发生了一次群体斗殴事件,政府以避免社会治安风险为由,督促尽快解决工人欠款。

大成厂为了降低成本,暂停生产部开工,只留销售业务发展。如今厂子,仍有挂名职工800余名。政府与厂子高层协商后,决定向社会招标,希望有企业能够全盘接手。

在郑厂长的口述中,夏雨和姑父宁耀军也看完了整个招标文件内容。

阅读筑梦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