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541章 深挖匠人的潜在价值(求票票求订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怎么深挖工匠的潜在价值,怎么让工匠为部落创造收益,罗冲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这主要基于汉部落目前一个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所有的工匠都被笼络在官府控制的国有工坊里,民间基本上没什么可以被称作‘匠人’的工匠,顶多就是会干一点简单活计的帮工,甚至连学徒工都算不上。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奇葩的情况出现了,因为历史的封建帝王时期,基本上都是小农经济体系。

什么是小农经济体系呢,简单来说,就是自给自足,老百姓完全不需要消费。

穿衣,自己家里有织布机,自己家再种些桑麻,买布?根本不存在的。

而且那个时候自己制作的麻布,他们连纺纱机都没有,织布用的麻线都是用手搓出来的,这个手工把麻纤维搓成麻线的步骤被叫作‘成绩’,后世的成绩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吃饭,自己种的有粮食,吃肉,养的有牲畜,就算没有,养几只鸡,弄几个鸡蛋吃还是不难的,根本不需要花钱去买吃食,除了盐。

解决了吃穿的问题,烧柴可以自己去砍,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可能就是买盐和买铁了,毕竟农具什么的不能缺。

其他的,真的没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

但是汉部落就不同了。

汉部落是一个由公有制转变成私有制的社会体系,而且才刚转了没多长时间,因此就不可避免的显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当初还是公有制的时候,汉部落搞了集体饲养基地,牲畜全归部落公有,百姓自己是没有牲畜的,然后还建立了一个纺织工坊,和一个冶金工坊,这两个单位仍然是公有制体系下的产物。

在当时的角度来看,成立这些工坊,能最大程度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来搞生产,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效率高,还能节省原料浪费。

就拿冶金来说,你让每家每户搞一个小高炉,还不如集中力量多建几个大高炉来的实惠,最起码你可以把所有的木炭集中起来使用吧,那能节省多少热量的消耗,再说你平头百姓,也没有采矿碎矿的能力,配料就更不可能了,本来资源就稀缺,还会给你分散开浪费?

从这个角度说,哪怕是现在私有制改革之后,工坊的生产模式也是‘先进’的象征。

纺织业亦然,你自己洗羊毛,纺羊毛线,再自己织成毛布,光是中间就要浪费多少时间,而且每个人的手艺不一样,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

但是工坊模式下经营,就可以用流水线作业来生产,不仅大大的压缩了几个步骤之间的转换时间,而且每个工人每天只做一种工作,反而更加熟练,这样一来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效率还更高更快,跟私人作坊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是现在不同了,虽然私有制已经开始了,但也只是开始给工坊的工人发工资而已,从义务打工变成了为了赚钱而打工,但是工坊实际上的所有权还在公家手里,并没有因为私有改革,就把工坊里所有的生产设备分给百姓,那太扯淡了。

可现在情况不同,汉部落需要向小农经济发展,实现百姓的自给自足,不要以为从集体工厂转型到私人作坊就是社会的退步,那也是扯淡。

看问题要根据时代的背景来分析,太过超前的生产模式,面对相当落后的时代背景,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

就像你有一辆东风重卡,但是没有原装的发动机,现在你只有一头驴作为动力,就算你强行把驴拴在重卡上,玩了命的抽鞭子,累死它也拉不动啊。

这个时候你只有驴,没有别的动力可选,但你总不能不走吧,所以还不如把东风重卡换成一辆两轮的木头板车,虽然载重量一个天一个地,但是驴车总算是能跑起来了,这就比你在原地干着急强。

汉部落现在面对的也是这个情况,汉阳城的纺织工坊,几十架织机已经不能满足数万人对布匹的需求了,更别说还有帆船这样‘吃布’大户存在。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扩大工坊规模?机械倒是容易,让木器工坊的木匠们制造就完了,但是工人去哪里招?

男人都是重要劳动力,除了种地生产粮食之外,还要参与很多建设,再说招一堆男人来织布也不像话。

可现在女人们也很忙啊,女人们有面积不输于男人的辅田要种,种桑,种麻,蔬菜,大豆,漆草等经济作物,谁有空到你的工坊去打工,还嫌自己不够累还是咋滴。

再说还要生孩子呢,毕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关系到整个部落的人口繁衍问题,从生理角度来说,女人确实是弱势群体。

没有瞧不起女人的意思,纯粹是客观的生理角度分析,挺着个大肚子,一边要看着两三岁的孩子,还要等着肚子里的‘老二’或者‘老三’降生,多不容易啊,你还有脸让她们进工厂?

可不扩建工坊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提高生产力呢,而且在提高部落生产力的同时,还要为官府创造财政收入。

罗冲的办法是,直接让木器工坊打造一批纺纱机和织布机出来,但是汉部落不再组织相应的纺织工坊,而是向百姓们直接出售这些木制器械。

现在最关键的是,百姓们不是不想要自己的织布机,而是没有渠道获得,之前是没地方买,官府的工坊又不会卖,想找人自己做,但是民间又没有会制作织布机的工匠。

这就是罗冲说的汉部落现状,工匠在民间十分稀缺,老百姓想找个木匠给自己打造点东西都费劲,而汉部落的官府又不出售成品,这就导致了,在很多东西上,其实一直是存在市场空白的,然而现在市场却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购买欲。

罗冲十分肯定,只要把这些机器卖到新建的那些郡县去,一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抢购。

你别看车和船没多少人买,但是织布机这玩意儿,每家每户人手一台也不嫌多。

而且罗冲还是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凭借他的见识和经历,完全可以把这个织布机打造成‘结婚四大件’一样的存在,操控舆论在汉部落产生一种新人成婚必买织布机的概念,用来促销织布机,就像我国七十年代流行结婚的时候买自行车和录音机一样的概念。

另外还有铁器方面,虽然这个需要严格管制,但管制不代表不能卖啊,罗冲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民间可以由通过官府考级的铁匠,授予几级的铁匠证书,然后这些铁匠可以凭借资格证书去官府申办私人铁匠铺,获得营业执照后,他就可以从官方购买炼好的铁锭,再回来用铁锭给百姓加工器具。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就是严格的把控,私人铁匠铺只有购买铁料进行再加工的权利,但是没有自己炼铁的权利,而且一个什么级别的铁匠铺,每年能够购买多少铁锭,那也是可以限量限额来控制的。

比如说这个城里有多少人口,每年的农具损耗和新添人口是多少,就可以凭借这些数据来限定这个铁匠铺每年的铁锭限购标准。

当然,这个还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办法具体的落实,因为考级怎么考,一共有多少级,怎么划级,每个级别的铁匠每年能够分到多少的铁锭配额,这都是要经过仔细研究的。

另一方面就是原有的纺织工坊和冶金工坊转型的问题了,一旦织布机和铁匠铺在民间普及,这两个工坊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不转型门都没有。

==============剩下的明天上午刷新,===============

这就是罗冲说的汉部落现状,工匠在民间十分稀缺,老百姓想找个木匠给自己打造点东西都费劲,而汉部落的官府又不出售成品,这就导致了,在很多东西上,其实一直是存在市场空白的,然而现在市场却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购买欲。

罗冲十分肯定,只要把这些机器卖到新建的那些郡县去,一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抢购。

你别看车和船没多少人买,但是织布机这玩意儿,每家每户人手一台也不嫌多。

而且罗冲还是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凭借他的见识和经历,完全可以把这个织布机打造成‘结婚四大件’一样的存在,操控舆论在汉部落产生一种新人成婚必买织布机的概念,用来促销织布机,就像我国七十年代流行结婚的时候买自行车和录音机一样的概念。

另外还有铁器方面,虽然这个需要严格管制,但管制不代表不能卖啊,罗冲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民间可以由通过官府考级的铁匠,授予几级的铁匠证书,然后这些铁匠可以凭借资格证书去官府申办私人铁匠铺,获得营业执照后,他就可以从官方购买炼好的铁锭,再回来用铁锭给百姓加工器具。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就是严格的把控,私人铁匠铺只有购买铁料进行再加工的权利,但是没有自己炼铁的权利,而且一个什么级别的铁匠铺,每年能够购买多少铁锭,那也是可以限量限额来控制的。

比如说这个城里有多少人口,每年的农具损耗和新添人口是多少,就可以凭借这些数据来限定这个铁匠铺每年的铁锭限购标准。

当然,这个还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办法具体的落实,因为考级怎么考,一共有多少级,怎么划级,每个级别的铁匠每年能够分到多少的铁锭配额,这都是要经过仔细研究的。

另一方面就是原有的纺织工坊和冶金工坊转型的问题了,一旦织布机和铁匠铺在民间普及,这两个工坊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不转型门都没有。

这就是罗冲说的汉部落现状,工匠在民间十分稀缺,老百姓想找个木匠给自己打造点东西都费劲,而汉部落的官府又不出售成品,这就导致了,在很多东西上,其实一直是存在市场空白的,然而现在市场却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购买欲。

罗冲十分肯定,只要把这些机器卖到新建的那些郡县去,一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抢购。

你别看车和船没多少人买,但是织布机这玩意儿,每家每户人手一台也不嫌多。

而且罗冲还是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凭借他的见识和经历,完全可以把这个织布机打造成‘结婚四大件’一样的存在,操控舆论在汉部落产生一种新人成婚必买织布机的概念,用来促销织布机,就像我国七十年代流行结婚的时候买自行车和录音机一样的概念。

另外还有铁器方面,虽然这个需要严格管制,但管制不代表不能卖啊,罗冲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民间可以由通过官府考级的铁匠,授予几级的铁匠证书,然后这些铁匠可以凭借资格证书去官府申办私人铁匠铺,获得营业执照后,他就可以从官方购买炼好的铁锭,再回来用铁锭给百姓加工器具。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就是严格的把控,私人铁匠铺只有购买铁料进行再加工的权利,但是没有自己炼铁的权利,而且一个什么级别的铁匠铺,每年能够购买多少铁锭,那也是可以限量限额来控制的。

比如说这个城里有多少人口,每年的农具损耗和新添人口是多少,就可以凭借这些数据来限定这个铁匠铺每年的铁锭限购标准。

当然,这个还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办法具体的落实,因为考级怎么考,一共有多少级,怎么划级,每个级别的铁匠每年能够分到多少的铁锭配额,这都是要经过仔细研究的。

另一方面就是原有的纺织工坊和冶金工坊转型的问题了,一旦织布机和铁匠铺在民间普及,这两个工坊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不转型门都没有。

当然,这个还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办法具体的落实,因为考级怎么考,一共有多少级,怎么划级,每个级别的铁匠每年能够分到多少的铁锭配额,这都是要经过仔细研究的。

阅读原始文明成长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