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万泉和

《赤脚医生万泉和》

关于“赤脚医生”的对话15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汪:这部作品的叙事语体也有意思。人们常说,小说小说,就是要“说”。你这部作品真的是在说了。我以前曾跟飞宇讨论过类似的话题,也就是小说中书写与说话,文字与声音。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观点,过去是比较重视口语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书面语占了上风,还有法国新小说派理论的实践与巴特这样的理论大师的支持,要陌生,要延迟,让人读不上前。你肯定记得那时候的风气,大讲文学性,如果小说都用口语,那就大白话了,只是工具,只起传达作用,即用即丢,谈不上文学性,所以大家在小说的叙述语言上特别下功夫,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范:以书面语体现文学性和用口语的“形式”体现文学性,后者才是真正的难度,还要体现得好,体现得有价值,有现代感,那更是高难度。换句话,用你的说法,大白话,我觉得如果能用大白话说出文学性,那才是更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因为我认为文学的境界及作品的文学性,不仅在文字的表面,更在文字的背后,文字背后的东西太丰富太复杂了,它们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仅从文字的表面去追求现代性或者文学性,还是在初级阶段——最多是中级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我绝不是说我自己达到了高级阶段,已经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了,那样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有的人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但很快就会发现原来离得还很远呢,也许一个人一辈子也达不到那样的境界,但要知道向哪一个境界努力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也不否认我受到当下社会阅读的节奏和习惯的一些影响,如果语速太缓慢、太延迟,让人读不上前,很多人(包括文学的人)都会放弃阅读,所以我在口语化尤其是语言的节奏上是有意为之的。不过我想,这可能既是我的妥协,也是我的努力。

汪: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可以从文化上去讨论。我记得复旦大学的郜元宝说过,中国这一百年来的语言道路大致上来说是声音占先的。这种情形实际上折射出这个时段历史与社会的特征,整个社会就是喧嚣的,动荡的。而书写与文字相对而言则是静默的,秩序的与理性的。

范:非常赞同,现在我们太缺少静默,没有人能够静得下来,包括说社会太噪杂太喧嚣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包括所有想静默的人,都比较难静默下来,我们身处潮流之中,是身不由己的。倒是有一个人,我想他可能比较静默,这是苏北农村的一个农民,一直贫困,热爱文学,年轻的时候就写作,极少发表,现在大概也快四十岁了,或者四十多了,没有结婚,曾经外出打工,后来回家,和父母一起在农村的家里种地磨豆腐,父母对他不结婚有意见,他每天写日记——我想他可能是静默的,却还不知道他自己怎么想,认同不认同。

汪:对中国这种特定的国家来说,也许书写与文字可能更为重要。这样的思考角度觉得很有意思。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说话与声音,而是让我们要重新关注它们,从新的角度关注它们。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仅仅从修辞的层面去看待口语,而应从生命、生存、文化去关注最本真的口语,去真实地把握特定时代的语言生活。

范:口语不等于浮躁,不等于不静默。口语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时,它已经不只是口语了,至少它不是张口就出来的东西了,它已经经过写作者的心态、情绪、思想节奏和生活节奏等等的渗透和影响,甚至已经被这些主观的东西所驾驭,它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口语了,所以正如你所说,它是值得去重新探讨、研究和把握的。

汪: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分得太清楚。万泉和的“说”就是万泉和的存在。他对于事物有他的理解与表达,他对于政治话语的隔膜与陌生实际上是这个人,甚至是这个阶层对政治的态度。

范:本来就是分不太清楚的。当然,学者们有学者们的研究方式方法和特殊的语言体系,对学者研究中的某些词汇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不一定能够理解透彻,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应该能够理解,这只是学者们借词说事,这里的所谓“声音”和所谓“书写”,更具有“声音”和“书写”之外的含义——好像谈了太多的理论,把我自己也谈昏头了,这都是“聪明人”干的事情。还是说一说万泉和,他那么笨,那么简单,但是他能够代表一个阶层,他很了不起的。

阅读赤脚医生万泉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