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五胡烽火录》

第0062章 维护尊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国穷敝,百货稀缺,虽有巧物但不能食,我王希望与上国通商,以互通有无。所以,小弟想到东市出售舱中货物,顺便打听建康百货商情。你看,小弟的侍卫背箱扛包的,这样悍然闯入诗会,怕有不妥,不如我先打发侍卫前往东市,我等上船坐抵足之谈,如何?”高翼为难地说。

这是个邀请,高翼邀请他们到自己船上坐坐,谢安刚接到一份礼物,心中愉快,再加上他本就对汉国的事情充满好奇。谢安志向远大,在朝臣们尚在为使者的性别争辩不休的时候,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在辽东半岛的岛尖上,这个自称汉国的国家一旦倒向晋朝,会让晋朝获得多么有力的战略地位。

这个国家竟然以女子为使者,一想到这里,谢安更迫切的想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及其实力。但现在显然不合适,因为他正陪着女伴逛街。

谢安张口正要拒绝,身边的那位燕小姐突然插话:“左右无事,去看看也好。”

女人没有不好奇心旺盛的,她们刚收到高翼夸上天去的六十块香皂,那些女人的眼睛直在侍卫们扛的箱子上乱转,心里像有一个魔鬼的声音,不停的唆使他们去看看其它箱中还有什么新奇玩意儿。燕小姐开口,更赢得她们一片附和。www.jiangnanxs.com 江南文学网

既然女伴发话了,谢安也从善如流,他爽快地说:“要出售货物,了解建康行情,何必找他人,秦淮河上百肆千坊,半是王谢家中屋,来,我让仆人令你侍从去找我的管家,他自会安排后续。”

说罢,谢安走到清溪河边,高叫一声:“船来。”

四五艘画舫争先恐后的驶近谢家大少爷。谢安伸出三个指头,说:“我要三艘,两艘载这些人去见我的管家,告诉他……另一艘带我们去竹格港。”

登上高大的翊海号,谢安等人禁不住啧啧称奇,那些女伴们立刻被赵婉接走,女人凑在一起,说起了她们感兴趣的话。赵婉的衣服随形,款式花样繁多,令那些女人大开眼界。而这群女伴身上的刺绣、纹饰,也让赵婉颇感新奇。

随船的有裁缝,舱中还有数不清的各类彩布,几个女人说到兴发,立刻招呼工人现场设计起新服饰,倒把谢安忘到了脑后。

孙绰与谢安倒是旧识,两人一见面立刻聊在了一起。由于谢安这样的大名士也肯与高翼交往,这倒使孙绰略略改变了对高翼的态度。等高翼安置完毕方舟及其族人,返回两人聊天的舱室时,孙绰也能起身相迎。

“敝国穷困,没什么好东西送给谢兄,这里有一副上好的刀剑,愿谢兄今后持此刀剑,涤清宇内,扫除奸邪。”高翼派人送上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四把刀剑。

谢安倒不客气,他欣然接受了高翼的馈赠。“听朱龙骧说:贵国的刀剑锋利无比,上好的刀剑更是价值万金,我就愧领了。”

取过一柄马刀,谢安抽刀挥舞了几下,啧啧赞赏说:“好刀,先不说这刀刃霜华,只是这刀舞起来真是顺手啊。可惜有点沉重,请问高兄,这刀上,为什么没有刀锷,反而有这么一个黄灿灿的,沉重无比的护圈?”

高翼耐心地向这位未来名臣灌输着正确的刀剑知识。“刀与剑不同,刀是砍劈的,剑是直刺的,所以刀的重心越靠近握把,越利于挥舞。加上这个护圈一方面是为了在格斗时阻挡敌刃,保护自己的手,另一方面是增加配重,让刀的重心后移。”

谢安听罢,又挥舞了几下刀,说:“怪不得,这刀舞起来格外称手,原来是这个原因。重心?这个词好,很贴切。”

孙绰也插话:“我听朱龙骧(朱焘)说,这刀很锋利,可以与古之干将莫邪堪比。安石(谢安的字)兄持之,将来定会涤清宇内……”

高翼立刻打断了孙绰的话,说:“别拿干将莫邪那样的垃圾来与我这把刀剑相提并论,我家的破菜刀也能赶上干将莫邪。”

孙绰怒气勃发,一扶桌案准备驳斥,高翼紧接着补充说:“国人好古,总以为古之利器便是仙家宝贝。可干将莫邪是什么东西,即便它是数一数二的宝剑,那也是青铜宝剑。我的菜刀虽破,那也是铁做的,若是铁器胜不了青铜器,我们当初干嘛要用铁器取代青铜器呢?”

高翼这番话如晨钟暮鼓,彻底粉碎了孙绰固有的价值观,他张嘴想反驳,可又一想对方说的确实是实情。

怎么反驳,除非是否定科技进步。

谢安不忍见孙绰尴尬,他立刻捡起四柄刀剑中最短的那个,岔开话题说:“其余两柄我大概猜出了用途,那个最长大的一定是马上冲锋用的,可惜在下体弱,用不上这样长大的剑,但我今后,一定给它找个好主人。

这柄直剑,大概是上方斩马剑吧,应该是平常几次用的随身佩剑。倒是这个最短的剑,长不盈尺,用来割肉它太锋利,用来护身,这么短的剑好干什么?”

高翼偷偷观察了一下谢安,想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是否给他留下了印象。

“它是用来维护尊严的”,高翼解释说:“当一个人战败时,他需要为自己的失败承担责任,维护最后的尊严;当一个人犯下大错时,他也需要用它维护最后的尊严;当一个妇女家破人亡时,她也需要用这柄刀来保证她不受欺凌。我们汉国每个国民都有这柄刀,它时刻提醒我们:做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人,不自由,毋宁死。”

明白了,孙绰与谢安都明白了这柄剑的用处,它是用来自杀的。听完这番话,一想起汉国举国上下表现出的勇烈,谢安忘了这柄刀蕴含的不祥征兆,只顾痴痴的盯着这柄刀,忘了继续把玩。

晋人好玄学,做事喜欢讨个好兆头、好口彩,高翼不想让这把刀在谢安心中留下阴影,他继续解释说:“我汉国礼俗这把刀象征最后的保证,最后的荣耀,如果两人誓死相交,便相互交换随身短刃,以示生死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安石兄,不知道这符不符合晋礼?”

舱中弥漫着一层凝重的气氛,谢安石沉重地点点头,道:“贵国百姓皆如此勇于担当,深想起来在下不禁佩服你们国王的勇于担当。这份情,我领了。朝中,朝议之所以不把你们的使节引入理藩院,原因不过有二,一是贵国国王不经朝廷册封便自称为王,此谓不恭,遣女子为使来朝贡此谓不臣。

现在,听高兄这一番解说,贵国国王之行事不禁令我悠然神往。高兄放心回去,便向王昱大人细细解说,只要汉国国王专心臣事吾皇,在下一力为高兄担保。”

这是谢安第二次提到这位王昱,高翼转脸看一眼孙绰,又看看谢安,疑惑的问:“我们国王来朝贡,本就一心臣事大晋,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波折。朝堂上的事,在下不清楚,我赠送安石兄这套刀剑,也不是想求安石兄做什么,晋朝上国既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朝贡,我们拔锚起航就行了,但安石兄这番保证,倒让我不禁想问,安石兄现在官居何职?这位王昱大人又是何人?”

孙绰听到高翼拔锚起航的话,联想到高翼刚才所说的汉国人刚烈的性格,立刻明白了谢安的意思。他马上改变态度,向高翼解释起朝堂上的情景。

如今的晋穆帝才六岁,正由26岁的皇太后褚蒜子抱着临朝听政。这是有据可考的中国第一例的皇太后垂帘听政。此后,由于褚国丈的推荐,朝中大事全凭辅政大臣司马昱做主,这位辅政大臣司马昱就是会稽王司马昱,也就是日后的简文帝,现在朝中大臣尊称其为“王昱”,意为“会稽‘王’、司马‘昱’”。

目前,谢安虽无官职,但最关键的是褚皇后(褚蒜子)的母亲是谢安的堂姐、谢尚的亲姐谢真石。以伦常来论,褚蒜子应尊称谢安为舅舅。作为谢氏下一代阀主,谢安倒也与“王昱”说得上话。所以,只要谢安肯揽这事,必会有个好结果。

虽然口头上说不在意晋朝的态度,但能顺利解决这事,高翼还是欣喜异常,立刻招呼手下,摆上三山美食,宾主尽欢而去。

当夜,谢安连夜拜访王昱,讲述了他从高翼哪儿了解到的汉国情况,并再三解释三山汉国的人既然如此刚烈与勇悍,若对他们有所怠慢,只怕他们一怒之下投奔了敌国。而汉国兵器犀利,船上的侍卫装备优良,士兵凶悍。一旦这些人成为敌人,便会成为最可怕的敌人。

“以孙兴公(孙绰)所言,汉国曾以五百兵马驱赶了奚族两万人。如今,不知汉国尚有多少这样的猛士,若将它拉入我们的阵营,以粮草、丝帛换取他们兵器、铠甲,装备朝廷的禁军,北伐可期。

最重要的是,汉国战船优良,若有汉国加入到我们这一方,若慕容燕国尾大不掉,则我们可以令汉国袭扰在后。若江防危机也可调汉国水军助战,如此一来,我朝江防岂不固若金汤。”

北伐,王昱还没想得那么长远,但真调汉国的船队加强长江防线,可以让南方朝廷政权稳固,腾出手来调和与南方世族的矛盾,收拾割据荆襄的桓温,这才是王昱最想得到的。一听这话,王昱顿时改容。

“传礼部官员,让他们明日一早接待汉国使者。”王昱果断下令。

第二天,身穿盛装的赵婉在礼部官员的迎候下正准备下船,但等了许久,高翼还在心神不宁地整理着随行队伍。

100名侍卫着装整齐,一水的黑色鲨鱼皮皮夹克,黑色高桶靴,红色武装带、白色骑兵帽,帽上的盔缨血红。他们腰佩礼宾短剑,英姿飒爽地站成两列纵队,让人一看之下便生出“威武之师”的感觉,想到这支队伍走在街上,会有多招人眼,赵婉不禁阵阵发抖。

“我,一个三山女奴,也有今天,真是……但,为什么大王心绪不定呢?”赵婉犹豫片刻,凑近高翼柔声说:“王,昨天来的那三个女子,其中一个名叫司马燕容,就是那个穿瑞兽葡萄衫的燕小姐,另两个人,一个叫……”

高翼摆手打断了赵婉的话:“小心,别乱称呼……我送你到这儿,就不跟去了,你到了理藩院后,一人随机应变吧……昨日交往的那些女子,你记着常与她们往来,闺帷之中能打听到许多小道消息。谢家你要抓紧,与他们的女眷多交往,我在这里待几天,处理完船上的货物,我打算或西行,或北上……”

高翼这番话是用鲜卑语说的,但既然来者是理藩院的官员,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当中没人听懂。

“西行,王打算去哪里?”

“嗯,来到南朝,见了谢安,也算不虚此行,更何况还有孙绰、朱焘这样的当世才俊。我打算逆江而上,去襄阳看看那位桓温,如此,江南才俊,我便看全了。”

桓温,是这个时代性格最鲜明的人,就是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不留芳百世,就遗臭万年”的话。在中华文明中,有许多成语与桓温紧密相连,比如:再见王师、师老灞上、入慕之宾、倚马千言、书空咄咄等等。

桓温,就是历史。

赵婉低声提醒:“王,外藩私自结交内臣这是大罪。王若西行,消息透漏出去,王恐怕不能再出长江口了。再说,这里还有南朝文坛领袖王羲之……”

“王羲之么,看看他的字就行了,人就不必见了——我们汉国还在发展阶段,生存是我们的大问题,字画这些东西……等我们强大了,再鼓捣不迟。”

最重要的一点高翼没有说。数年之后,桓温将成为一代权臣,桓温倒台之后谢安继之。搞好与这些人的关系,对三山很重要。而王羲之,除了一笔好字外,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政治主张。此外,高翼还记得著名的《兰亭集序》最开头几个字——“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也就是说,四年后的癸丑日,也就是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这以后,王羲之的名望才达到了顶点。而现在的王羲之……

嗯,也许找他写几幅字,也是一种对历史的纪念。毕竟在后是,王羲之字的摹本都价值惊人!

“今儿是几号?”高翼边思索边问。

“按大王所规定的太阳历计算,现在是四月二十三日,按农历是己酉年戊辰月丙申日,也就是农历三月二十日,谷雨后第三天。”

可惜,路上晃悠了几天,竟把“三月三”登高踏春日给忽悠过去了,要不然,把王羲之诱骗过来,让他提前写一副《清溪集序》,不也是一个历史嘛。

罢了,高翼一挥手,头排的军鼓手立刻擂响了腰鼓,并扯起嗓门高喊:“全体注意,举步——”。

“且慢”,礼部官员急止士兵的动作:“上谕:诏,汉国水军都督高雄一起上殿见驾。高将军,请吧。”

搞什么搞?高翼不满地冷哼一声:“我国国王命我护送使者到晋国,现在使者已被你们接走,我的任务完成了,等把船里的货物处理完,我就拔锚起航。至于接使赵婉者返回的任务,吾王自有安排。一起上殿?!吾王没有给我这个任务,大人,你的任务是迎接赵博士入宫,请不要节外生枝。”

那名礼部官员面沉似水:“高将军,你想抗旨不遵吗?”

高翼知道,肯定是哪里出了错,他脸色狰狞起来:“哼哼,我刚才说过了,一起上殿——吾王没有给我这个任务,抗旨不遵之说嘛,等吾王命令下来,你再说这话。”

“大胆”,那礼部官员呵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吾皇有谕,你岂敢抗旨。”

阅读五胡烽火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