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农夫

《一品农夫》

乡村生活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品农夫 乡村生活 凤初鸣 UC 网 穿越 和 晋江穿越文

温暖的秋阳晒在农家的院子里,草地上几头牛或卧或立憩息,大片梨树在浓郁的青绿中露着金黄的果实。甜水河蜿蜒流过,两岸是长满野花的翠绿草地,还有丛生的柳树,小孩子们在河里戏水嬉闹。

庭芝和沈琴书缓步走在河边。

“我最喜欢在河边散步,听鸟鸣闻花香,有时候还能拣到野鸭蛋。心里烦的时候,在这里走一圈就可以忘却一切烦劳。”

“嗯。”沈琴书问:“你也有烦心的时候吗?我觉得你挺没心没肺的。”

庭芝拧他一下。

“我那是乐观面对一切困难,你不懂。”庭芝拉他下河,“去踩河蚌。”

“踩河蚌?”沈琴书觉得很新奇。

“你跟着我做。”庭芝褪下鞋袜,光着脚下河,然后向他招手,“下来。”

“不要。”沈琴书拒绝,怪脏的,万一被蛇咬一口咋办?

庭芝不理他,自己提着裤腿在河里踩,河很宽,更象个小池塘,一边踩一边拿水泼岸上的人。沈琴书拣起地上的小石子还击。

“哎呀……”庭芝叫了一声,沈琴书以为他被石子打着了,却见他弯下腰,从河里抬起一个圆圆的河蚌,拿在手里晃晃。

沈琴书心痒起来,也学着他的样子褪了鞋袜,提着裤腿下河,脚底下是软软的泥,腿间一条条小鱼小虾温柔地游过,怪痒痒的。

踩着脚下一个圆圆的东西,沈琴书惊喜地弯腰,居然是一只脸盆大的河蚌。壳上一圈圈密纹,呈深黑色。

“啊啊……真的有……”沈琴书高兴地话也说不利落,原来这就是踩河蚌,长这么大没玩过,难怪陶右军辞官归隐田园,这样的环境确实比官场钻营更能让人留恋。

庭芝又叫起来:“哎,我碰到一个圆圆的东西。”

这圆东西不是河蚌,是一只小乌龟,受到惊吓,把脑袋缩到壳里就是不出来。沈琴书接过小乌龟逗它。

“今天我给你做河蚌汤。”庭芝兴高采烈抱着大河蚌回家。琴书跟在他后面,来福看见少爷光着脚衣角湿淋淋似是下过河,吓得脸发白,苦求:“求你了少爷,别折腾了,小心累着凉着,万一您有个好歹,小的没法活了。”

庭芝笑他:“你别太紧张了。我大哥说琴书就是因为太过娇嫩,所以身体愈发不好,应该多晒太阳多出去走动,身体才会好起来。”

庭芝说着抱河蚌抱到厨房,劈开后肉呈红色,很厚实。乡下做河蚌很简单,先把河蚌切了,用热油爆炒,下姜丝黄酒,再下豆腐,炖到豆腐起孔就差不多了。

琴书自幼将吃饭视为负担,这次是头一回盼着吃饭,看着庭芝在厨房里忙碌,他也下手帮着剥两颗蒜,一会儿,河蚌汤煮好,白如牛奶,再撒蒜末和胡椒粉,盛到盆里端上桌,琴书第一个下筷,吃一口蚌肉豆腐喝一口汤,浓鲜微辣,无法用语言形容。热热的吃下去,胃里舒服透顶,浑身舒畅。还有蒲公英炒鸡蛋,菊菊菜什么的,青黄不接的时节,农家多吃野菜,巧手的家庭主妇硬是把人畜同食的东西做得很可口,而孟家由于舍得放油放肉,做得野菜更是一绝。琴书从没吃过这样的东西,头一回吃了一整碗米饭,来福忧心忡忡看着他,生怕他积了食,拉着他在院子里转悠。

琴书意外发现菜园一个小角落,圈了一些小小的背着壳的会动的东西。

“这是什么?”

“这是草蜗牛。”庭芝拿着一棵青菜丢在里边,兴致勃勃地看着蜗牛们进食,“那次你吃的软嫩嫩的东西就是蜗牛。”

“啊……”琴书惊的说不出话来,这种东西也能吃?嗯,味道还行,说不出的软滑。

庭芝看见家里的母鸡蹲在鸡窝里不动,拿根棍子猛打。

“母鸡在睡觉你打它干什么?”琴书问。

“母鸡在抱窝,一抱窝就不下蛋了。”庭芝用棍子把母鸡赶出窝,可是刚把它赶出来,它又咯咯跑回来。庭芝看庭霜在树下睡觉怕吵着他,只好任由母鸡钻回窝里,搬出鸡蛋挑拣,对着阳光照一遍,把有阴影的鸡蛋挑出来,放回鸡窝,老母鸡立即趴上去,安生了。

琴书看着他做这一切,愈发觉得有趣。

午后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懒洋洋的,庭霜吃完午饭躺在梨树下的竹椅上睡得流口水,被母鸡咯打打叫着,他也醒了,西西叼着东西摇着尾巴跑过来献宝。

西西城城被训练的会拣东西了,还喜欢乱叼东西,一次叼着只野兔,庭霜很高兴,炒了兔子,把肉骨头赏给两位有功之臣,结果它们来了劲,见东西就叼,几次叼着老鼠来邀功,被庭霜骂了一顿,但是它们仍然喜欢叼东西。

庭霜看见西西叼的东西,愣住了。

“哎呀,会不会人参?”庭霜激动的赶紧把西西嘴里的东西夺过来,粗粗的支根,上面还带着须根,怎么看都象是人参。

正好神箭张来串门看见,笑道:“你见过哪家人参长菜地里?真是想赚钱想迷了。”

庭霜不甘心地凑过去闻,果然一股萝卜味,还勉强辩解:“俗话说,十月萝卜赛人参嘛。”

真郁闷,别人穿过去,在山里要啥有啥,比世界自然博物馆里的还齐全,偏他穿的这地方,山上东西不少,但是品种并不齐全,没有豹子没有金丝猴也没有熊猫仙鹤,老虎只见着一两只,最讨厌的是没有人参,还没有一味很重要的药材——麻黄,他只好到外地买了种试种在自家地里,看能不能大面积种植。

庭霜揉揉睡眼,郁闷地啃了一口被他当人参的萝卜。

神箭张来商量带琴书上山的事,庭霜对养生的原则是,多吃多睡多运动,适度的饮食,阳光,空气,所以他一直想法让琴书多活动一下,这样可以多吃点饭,吃得下饭身体才会强壮,所以他不顾来福的反对,决定带琴书上山走走。

上山的还有宝琪,来福,庭芝,准备等琴书累的时候背他,除了人类,还有欢欢扛着一个大包,空空蹲在庭霜的肩上,西西城城在前开路,一群由人类和动物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山上前进。

初夏的青山满眼葱翠,山鸟在枝头轻啼,阵阵花草树木的清香顺着山风吹来,树木发出轻轻地簌簌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山坡上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引得蜜蜂蝴蝶飞来飞去。西西和城城在前面开路,嗅到山鸡野兔的味道就冲过去,灌木丛中响起阵阵惊慌的叫声。

漂亮的山鸡被惊得飞起,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点点金光,琴书看宝琪他们带着弓箭却没有射杀的意思,好奇问道:“咱们不是来打猎的?”

张大全告诉他:“春夏时分是鸟兽求偶繁育季节,一般不在这个时候打猎,打猎都是在秋冬季,野兽皮毛最好,肉也厚实。如果非要打的话,也是打大不打小,打公不打母。”

琴书信服地点头,这就是孟子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老百姓最原始的保护生态平衡。

“快看。”庭芝用手指着前面的山梁,那片山坡几乎是花的海洋,红色粉色夹杂着少许黄色白色的鲜花一团一簇,繁花连枝如一张华丽的毯子。

“这就是杜鹃花,也叫映山红。”

琴书看了几乎喘不上来气,杜鹃花他也见过,沈府花园里就有几株,有园丁打理,每年开得都很好,可是哪里象这样开得满山遍野。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琴书吟了一句白居易的诗,“难怪杜鹃有花中西施之称,先前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可是看这漫山一片,才知此言不虚,入目皆是繁花,美得无法形容。”

庭霜忽然想起一个现代词“规模效应”,花园里栽一株两株的杜鹃有什么好看的,可是如果形成规模,开满一个山头,那种美丽绝对是震憾性的。可惜没有相机拍下来留念,现代环境破坏严重,很少有开满整个山头的花,以前看过汪曾祺的一篇文说起过开满整个山的芍药,那景色,他绝对想象不出来,看不到芍药山,看杜鹃山也不错。

一行人走得累了,选了一个很好的观赏杜鹃山景的地方歇息,山风吹拂,送来阵阵花香,小猴空空灵活地爬到树上摘果子,山里的野果清甜可口,咬一口,一股凉意沁人心脾。

琴书看庭芝吃着不知名的野果,有些担心:“小心有毒。”

庭芝指着空空一笑:“它摘的果子,没事的。”

张大全也笑道:“山里的野牲灵精着呢,不会吃到有毒的东西,野猪能吃毒物,它的胃能解百毒,死不了。”

庭霜也说:“就是啊,凡是有虫眼或是被鸟叨过的果子,绝对没事,长蘑菇的地方有兽蹄印子,这蘑菇也是没毒的,这就是自然生存法则。只有人类会蠢得分不清毒菇毒果。”

宝琪笑话:“就象有人搞不清人参和萝卜。”

庭霜狠狠掐他,揪着他到小溪边捞鱼,几个人分头寻找食物。

琴书和来福坐在树下等着,高大挺拔的老杉树伸出枝杈象个大帐篷,人坐在树下好象置身于森林。

河里的小鱼很多,大多长不大,但是味道极鲜美,因为小鱼吃的是石头上的青苔,没有土腥味,下锅时不放油,只靠鱼自身的油用小火慢慢煎,一会儿,“兹兹”的声音和香气伴随而出,待小鱼煎到两面金黄时,用春天收藏的香椿芽炒,当地人把香椿芽叫春天,所以这个菜叫春天炒小鱼。

琴书忍不住先尝了一条,顿觉此味只应天上有,与其它鱼味道不同。

宝琪打了两只野兔,野外做吃食很简单,就把兔子去毛去内脏烤,但是用的是松柏枝,烤肉的香夹着松香混合,与众不同。

庭芝做的是火烤地猪肉,地猪就是刺猬,剥后象小猪娃,所以叫地猪,用泥糊上放进火灰里烧,熟了后连泥带皮剥下来,用手撕着醮黄豆酱吃。

张大全做的是野韭菜炒土蜂蛹,它的巢筑在林中高树上,远望象个大葫芦,所以又叫葫芦蜂,看上去很吓人,但是难不住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张大全用火把蜂赶走,再用布口袋把葫芦装回来,取出蜂肾炒韭菜,味道之美无法形容。

琴书不敢吃,庭霜鼓励他:お#萫“这个东西很养人,吃了对身体好,有天上人参之称,当地老百姓还把它做蜂蛹酱醮生菜吃,特别香。”

这个庭霜没有忽悠人,蜂蛹的确可作营养保健品,维生素A含量超过牛肉,维D超过鱼肝油,还有很多微量元素和对身体有益的酶,在现代有钱还不好买呢。

琴书闭着眼吃了一口,然后筷子不停,直到庭霜命令停筷,才恋恋不舍停了筷。除了几样荤菜,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山野菜洗净了醮酱吃,有鱼酱,虾酱,黄豆酱,醮着吃各不相同,荤素搭配让人胃口大开。

庭霜诱惑他:“晚上还有新东西吃,你留着肚子。”

琴书咽口唾沫盼晚饭。除了吃食新奇可口,还有这餐厅也是万金难买,看着满山杜鹃,闻着阵阵芳香,享受着清风鸟鸣,这种意境哪里是在饭馆吃饭能享受到的。

琴书在散花村的日子过得很舒心,意外的是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以前走几步路都困难,现在可以自由散步,不用人跟着了,以前吃饭如鸡叨米,现在心情好了活动多了再加上食物新奇,他可以一顿吃下一碗米饭,每天早晚按庭霜的要求散步小半个时辰,庭芝陪着他,一边看景一边讨论诗词,其乐融融。

庭霜可不会放任他们快乐,因为这一年是三年一次的乡试年,一般在八月,所以叫“秋闱”,考中的叫举人,可以获得中央一级考试,也就是会试的资格,然后就是殿试,皇帝亲自主考,考中的称进士,是古代知识分子最梦寐以求的进身之阶。虽然科举制度有诸多弊端,遭到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诟病,可是它一直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打破世袭垄断,比起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还是先进了许多。现代的高考不也是遵循了古代科举制的四大原则吗?比起文革时的红五类保送制更能激发人的上进心。

古代的科考比现代的高考难多了,三年一次会试,才录取三百名进士,状元也只是三年出一个。连中三元是科场佳话,整个明代只有两人能做到,可见难度。

庭霜了解庭芝的理想,就是登阁拜相,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但是不了解他的水平倒底是什么样,只知道他在童子试中,县试、府试、院试成绩都很好,是老师眼里的高材生,是孟老头眼中的绩优潜力股。

他把庭芝卷子给齐重煜看过请他指点,齐重煜说如果考场上庭芝发挥正常的话,中举还是可以的,名次不好说。庭霜有些紧张,万一庭芝发挥不正常咋办?古代考场啥样他不知道,但是现代的高考确是让他痛心,就是没发挥好所以没考上。

“拜托,你们两个别玩了,还有几个月就是秋闱了,真的不剩几天了哎。”庭霜把两个在溪边玩水的家伙揪回家来,督促他们学习,又在两人居住的房间墙上贴了张大白纸,上书大字:“离大考还有XX天”。

每天一早,他就会把天数换掉,醒目的大字让全家人都跟着紧张起来,说话声音都不敢放大,生怕吵了他们,村里人也自觉地不串门唠磕。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公布考试结果,感情更进一步

亲们猜猜考试结果,

A,两只都中了。

B,两只都没中。

C,一个中了一个没中。

前两章有小暗示,这次大考出人意料哦

阅读一品农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