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汉

《三国:兴汉》

第364章 张燕抉择韩馥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黑山军大营。

在弥漫着尘土与紧张气息的场地之中,面对上公太傅崔烈递来的招安橄榄枝,张燕的内心深处虽泛起层层波澜,却未陷入漫长而纠结的思考泥沼。

他双眸如鹰隼般锐利,于车队之中急速扫视,须臾间便认出了之前那名少年,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他的面部轮廓和气质,与公孙瓒一般无二。

从年龄上看,定是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无疑。

仅这惊鸿一瞥,他便已透彻洞悉当下局势的关键核心——公孙瓒已然毫无保留、坚定不移地投身朝廷阵营。

而且,让公孙续陪着崔烈一同前来,也就是让他也做出抉择。

不得不说的是,张燕和公孙瓒彼此之间,还是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情谊。

至于在幽州甚具威望与影响力的刘虞,其立场更是清晰明了,从始至终,都是忠君自居。

毕竟一家老小皆滞留于雒阳,仿若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捆绑,成为朝廷掌控其动向的有力人质牵制。

只不过在行事上面,始终有些动作缓慢罢了。

此刻,韩馥和袁绍的联盟怎么和朝廷相抗衡呢?

凉州叛乱没了,益州叛乱没了,荆州叛乱没了,幽州的叛乱也没了。

之前大汉给人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无非是哪里都有叛乱,哪里都平不干净。

或者说当地的豪强,和一些世家大族也不想把这些叛乱平干净。

一旦海晏河清,他们还拿什么和天子扳手腕。

但是现在......朝廷阵营中又有皇甫嵩这般用兵如神、徐荣那般勇猛无畏、公孙瓒之悍勇以及陶谦之老谋深算的强劲敌手。

此等局面对于袁绍和韩馥而言,无疑是一场几无胜算的惨烈较量。

张燕心中明镜似的,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已然狭窄逼仄,所剩无几。

当下最为紧要且关键的,便是要看当今天子刘辩是否愿意恩赐他们归顺的珍贵契机。

毕竟,刘辩施政手段的酷烈严苛,早已如雷贯耳,传遍大江南北,闻名于天下十三州。

在如此强权的威慑之下,他们的命运似乎只有顺应朝廷旨意,或许方能觅得一线生机。

但就看朝廷的诚意和给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了......

现在机会来了!

张燕昂首挺胸,深吸一口这混杂着泥土与汗味的空气,双手沉稳有力地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衫,神色凝重庄严,抱拳行礼,动作标准而利落,声音雄浑嘹亮,然后叩首在地。

“某平难中郎将燕拜见天使上公太傅!”

一时之间,声音在这大营的上空久久回荡,引得周围众人皆侧目而视。

尤其杜长,手都搭在刀柄上了,他还以为张燕摆了那样的姿态,是要展示威风呢,怎么忽然就跪下了。

恰在此时,孙轻和王当二人如疾风般纵马疾驰而来。

映入眼帘的正是张燕拜见崔烈的这一场景。

好吧,张燕的速度当真是风驰电掣,选择的速度,也是风驰电掣,连投降这般关乎黑山军生死存亡的重大事宜都已然果断抉择妥当,而自己二人却才匆匆赶来,实在是相形见绌。

此二人素日里对张燕极为钦佩,惟其马首是瞻,好似左右臂膀,生死相随。

在这短暂的惊愕与飞速的思索之后,他们未作丝毫迟疑,动作整齐划一地利落下马,随着张燕一同跪拜行礼。

姿态,恭敬至极。

而一旁的杜长,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惊得呆若木鸡,双眼圆睁,目光呆滞,嘴巴微微张开,恰似一尊木雕泥塑,半晌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字句,只能机械地稽首于地,身躯微微颤抖,那颤抖的幅度虽细微却难以掩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其内心深处的极度震撼与惶恐不安。

崔烈眼见大局已定,心中那压抑许久、仿若一座沉寂火山般的情绪终于如汹涌澎湃的岩浆破山而出,他昂首阔步,直面苍穹,仰天长啸:“啊哈哈哈哈哈,从今日起始,还有谁敢对我崔某人妄加讥笑!!

大家都在买官,为什么都讥笑老夫一人!”

那笑声中饱含着多年来因花钱买官一事而饱受诟病、沦为众人茶余饭后笑柄的愤懑与憋屈,亦有如今成功招安黑山军、即将在政治舞台上华丽转身的得意与狂喜,更有从此扬眉吐气、重拾尊严与荣耀的畅快与豪迈。

正在叩拜的张燕等人被这突如其来、仿若晴天霹雳般的狂笑惊得愣在当场,他们面面相觑,眼眸之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不过,崔烈毕竟是久历官场、久经沙场之人,其养气功夫着实深厚。

仅仅啸了两嗓子,他便迅速回过神来,仿若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瞬间清醒理智。

他轻咳一声,挺直腰杆,清了清嗓子,当即开始宣读册封诏令:“奉国家之命,升原平难中郎将张燕为平难将军,得令之日起,出兵讨伐叛逆韩馥,以扫平冀州百姓之苦难,还大汉百姓于安定!”

崔烈此行因是绕道远行,肩负特殊且艰巨的使命,天子刘辩为保其顺利招安并妥善应对途中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状况,故而特授予他诸多便宜行事的无上权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亦正是他在幽州能许给公孙瓒将军和三个刺史,现在又能够在这黑山军大营之中,堂而皇之地大肆封官,掌控局面的根本缘由所在。

张燕得令之后,行动果决,雷厉风行,尽显其黑山军首领的风范与气魄。

当日便迅速聚起骑兵四五千之众,场面好不壮观。

战马嘶鸣,蹄声如雷,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张燕一马当先,带着杜长率领着这支铁骑劲旅,如离弦之箭般先杀奔赵国而去。

而此时,孙轻所率领步卒们尚在紧张地集结之中,而王当粮草的筹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整个黑山军大营一片忙碌喧嚣,人喊马嘶,仿佛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正在高速运转,为即将到来的征伐全力筹备。

其中有个大汉声音好似雷公一般......

崔烈站在营地之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忙碌景象。

他心中明晰,黑山军的家眷乃是稳定军心的关键所在。

于是,他身着一袭质地精良、绣纹精致的华服,进入家眷们聚居的营地区域。

营地之中,妇孺老幼们或坐或立,姿态各异。

他们的眼神中交织着不安、惶恐与好奇,犹如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在这乱世的漩涡中寻求着一丝慰藉与希望。

崔烈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笑容仿若春日暖阳,能驱散些许阴霾。

他目光徐徐扫过众人,继而以温和且舒缓的语调开口说道:“诸位且莫要惊慌失措,我乃是朝廷的上公太傅崔烈。

如今黑山军顺应这浩浩荡荡之大势,已然归降大汉天子,此乃极为明智之举。

其目的,亦是为了诸位日后能够享有安稳太平的生活。”

一位头发花白、身形颤巍巍的老妇人,拄着一根简易的拐杖,缓缓地走上前来。

她的声音因年老而略显沙哑,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崔公,俺们皆是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心中所求不过是自家男人能够平安无事。

如今这归降之后,真的能够太平度日吗?”

崔烈见状,赶忙快步上前,轻轻扶住老妇人的胳膊,眼神中满是关切与耐心,和声说道:“但请放心,朝廷之宗旨在于平定四方战乱,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黑山军将士们如今投身朝廷效力,功成名就之日已然近在咫尺。

朝廷定会以仁慈宽厚之心善待他们。”

在一旁,有几个孩童如受惊的小鹿般,躲在母亲身后,仅露出一双双充满好奇与畏惧的眼睛,偷偷地窥视着崔烈。

崔烈瞧见这般情景,嘴角微微上扬,他挥了挥手,公孙续等人上前。

一个个缓缓蹲下身子,掏出几把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小糖人儿,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轻声招呼道:“来,小弟弟,莫要害怕。”

孩子们终究经不住这甜蜜的诱惑,先是相互对视一眼,随后慢慢地挪了出来,小手犹犹豫豫地伸向前方,小心翼翼地接过糖人儿。

刹那间,他们那纯真无邪的小脸上绽放出了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清脆的笑声在营地中回荡开来,为这略显沉闷压抑的氛围增添了一抹亮色。

此时,一位面容姣好却红着眼眶的年轻小娘,咬着嘴唇问道:“大人,俺男人跟随张将军征战沙场多年,他若是出征遭遇个什么闪失,俺们可该如何是好?”

崔烈闻听此言,缓缓站起身来,神色凝重而庄严,仿若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宣誓:“朝廷定会竭尽全力保障将士们的安全。

我们拥有制作精良的军备器械,亦有勇谋双全、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作战。

况且,一旦战事平定,将士们荣归故里,你们便能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朝廷亦不会亏待功臣,定会给予丰厚的赏赐与抚恤,使你们生活无忧。”

崔烈一边说着,一边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踱步,目光始终紧紧关注着众人的反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如今这乱世之中,唯有朝廷具备足够的力量与威望,能够给予大家真正意义上的庇护。

黑山军在张将军的英明带领下,与朝廷携手共进,必定能够扫平叛逆,恢复我大汉昔日的安宁与繁荣。

诸位的亲人在军中奋勇杀敌,你们在后方亦要安心生活,切不可让他们分心牵挂。

唯有如此,方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克时艰。”

“是啊,咱们只能信天子了,可他身边都是些奸臣怎么办啊?”

“诸位放心,天子身边的奸臣,已经被杀光了!”

为了让家眷们更加信服,崔烈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一些朝廷以往对待归降军队及其家眷的优厚事例。

他详细描述了朝廷如何妥善安置归降将士的居住之地,如何公平合理地分发足够的粮食衣物,如何为受伤的将士提供悉心的救治与照料等。

在崔烈这般苦口婆心的安抚之下,家眷们原本紧绷的情绪逐渐舒缓放松下来,眼神中开始闪烁起一丝希望与信任的光芒,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

就在这时,远处又是一阵骑卒奔腾而出,扬起漫天的尘土。

看到这一幕,崔烈心中暗自惊叹张燕的行事效率,不禁感慨道:“真不愧是飞燕啊!做什么速度都快!”

这话语中既有对张燕速度的由衷赞赏,亦有一丝对其能力的钦佩与。

不远处,几名小娘正在营地的一角忙碌着,她们或是在晾晒衣物,或是在照顾孩童。

听到崔烈的这声感慨,忽然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公孙续在一旁瞧见,满心疑惑,挠了挠头,凑到崔烈身边问道:“崔公,她们笑什么呀?”

崔烈神情略显尴尬,轻咳了一声,赶忙岔开话题道:“公孙公子,此时暂且莫要管那些小娘的嬉笑。

你且来思量一番,这冀州之地,还有哪些势力可堪咱们去招降?

此乃关乎朝廷大业之要事,需得仔细谋划。”

公孙续眨了眨眼睛,收回了探寻的目光,转而陷入沉思。

他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崔公,这冀州境内,恐怕没有了,不过太行山那边还有屠各胡,你老要去的话自己去,小子可不敢去。”

......

张燕所率领的骑卒,并没有局限于攻城掠地,他们数千骑卒奔腾,穿过赵国,直奔魏郡!

如此,也就彻底隔断了赵国和魏郡的联系。

一时之间,中山国、常山国和赵国,都失去联络。

严纲和夏侯兰进入巨鹿郡,渤海郡更是无法抵抗公孙瓒的主力。

只有河间国在朱灵的带领下,抵挡住了兖州刺史单经的进攻。

而冀州牧韩馥,此刻正深陷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危机之中。

他望着日益混乱的局势,心急如焚,却又感到力不从心。无奈之下,他只好派人向袁绍求援,希望这位在诸侯中颇具声望与实力的盟友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眼前的难关。

使者匆匆赶往袁绍的驻地,言辞恳切地向袁绍诉说着冀州的危急情况:“袁公,如今冀州已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刘虞背盟,公孙瓒勇猛,黑山军肆虐,多地失守,唯有您能拯救冀州于水火之中。请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出兵相助吧。”

袁绍听后,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非我不愿相助,实乃当下我亦自身难保。

三十多万黄巾军如潮水般进攻青州平原国,我军又在黎阳要抵挡皇甫嵩,实在抽不出兵力前往冀州救援。

还请韩公多多谅解,待我解决了黄巾军之患,定会全力支援冀州。”

使者无奈,只得带着袁绍的答复返回邺城。

就在韩馥陷入绝望之时,荀谌、高干、张导等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他们趁机马不停蹄地前往邺城,准备对韩馥展开一场精心策划的劝说攻势。

喜欢三国:兴汉。

阅读三国:兴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