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支教,他们说我文曲星下凡

《乡村支教,他们说我文曲星下凡》

第334章 身患疟疾,‘垂死老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元稹的这些诗,一字字一句句都是他和妻子的点点滴滴。

通过回忆与韦丛生前的事迹,像戏言身后之事、处理旧衣等等,诗句中充满了对亡妻的绵绵思念和深深愧疚。

而这些悼亡诗凭借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后世人的心,成为了夏国国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佳作。

但是他的诗,绝不仅仅是这些感情诗,他其他的方面的也很是出众。

毕竟元稹在诗歌创作上传承了乐府诗的传统,还和白居易一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他们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着重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能和被称之为诗魔的白居易在当时相提并论,他其他方面同样强的过分。

在诗歌风格上,元稹的作品既有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一面,又有含蓄婉约、意境深远的一面。

他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等,让诗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不刻意雕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元稹,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峰哥,那他除了感情方面还有写诗方面,他在政治方面大起大落又是一番什么样的经历呢?”

“从之前的讲解中,大家也能看出来元稹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因此在官图生涯中注定很难站稳脚跟。

比如元和五年,元稹就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而在江陵的日子里,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心怀朝廷政事,关心着百姓的生活。

在那里,他与当地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持续创作诗歌,同时也积极思考着政治问题,一心寻求着复出的机会。

直到五年过后,到了元和十年,元稹终于等到了奉诏回京的机会。

就在元稹满心欢喜奉诏回朝,盼着能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命运却又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他与被称之为‘诗豪’的刘禹锡和被称为‘河东先生’的柳宗元一同被放逐到远州。”

“额?诗豪?河东先生?峰哥,这难道又是两位千古留名的人杰?”

看到司马有些无语的眼神,云峰有些不好意思的同时又十分自豪。

毕竟夏族这么多千古人杰,那可是十分值得自豪的事啊。

“哈哈,你猜对了,这两位确实又是两位千古留名的人杰。

其中的刘禹锡,在唐代中晚期也以诗文俱佳而著称,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他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可谓是十分先进的哲学著作了。

而这个柳宗元,他的称号更多,比如'柳子厚'、'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柳子菩萨’等等。

还和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被合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更是和韩愈、欧阳修、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其名气和卓然。

而且他有一首诗,被称之为千古最孤独的一首诗。”

【!!!!!来了,熟悉的节奏又来了】

【这集卡游戏看来是看不到头了】

【这柳宗元称号太多了吧,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的】

【唐宋八大家之唐朝唯二的选手】

【我觉得还是诗豪更高大上一些】

【那种古代封建社会,竟然能有唯物主义思想,这刘禹锡是有点东西的】

【这些名字中,好像那个韦应物是第一次出现的】

【千古文章四大家,好大的名头啊】

【我就好奇被称之为千古最孤独的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样的诗】

【.......】

“嘶!好家伙,这下出现了好多人物啊,峰哥,我看你这BUFF叠得有点多啊。

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清空你脑子里的知识。”

“哈哈,想清空我的知识,那可是要很久很久了。

毕竟咱夏族这几千年的文化,出现的接触人才,千古留名的可是数不胜数啊。

算了,咱们先不扯其他的了,还是继续说元稹吧。

话说元珍这次回朝仅仅三月,元稹就因为各种原因无奈只能出任通州司马。

在通州的日子,那叫一个艰难困苦,元稹竟身患疟疾,险些丢了性命,这‘垂死老病’的他只得拖着孱弱身躯,奔赴山南西道兴元府寻医问药。

但就算身处这般绝境,元稹手中的笔从未放下。

他以诗寄情,与白居易等好友的酬唱篇章接连不断。

就在通州,他创作出了极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

诗中‘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描绘出连昌宫的荒芜萧瑟;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又忆起昔日宫中的热闹非凡,鲜明对比之下,尽显世事的变幻无常。

同时,他与白居易的酬唱之作多达 180余首,这些诗作或感叹身世飘零,或抒发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或探讨社会现实的种种,展现出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抚慰、相互支撑的深厚情谊。

终于绝望困苦的日子随着平淮西后的大赦,再加上元稹的知己旧友崔群、李夷简、裴度相继成为宰相,他那在政治上长期受压抑的处境总算渐渐有了转机。

在元和十三年,元稹已成为代理通州刺史,年末,转任虢州长史。

元和十四年冬,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予膳部员外郎一职。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元稹更是备受重用,获封祠部郎中、知制诰。

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争斗之中,元稹积极投身其中,试图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平息骚乱,他谋划用反间计平叛,一展政治才能。

然而,他也因此深陷政治斗争的漩涡。

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派人恶意诬告元稹谋刺裴度,虽说后来真相大白,可元稹与裴度还是一同被罢相,元稹被贬为同州刺史。

在这段任职期间,他可以说是积极参与朝政,提出了很多改革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然而,元稹的直言不讳和出众才华,再次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排挤。

长庆元年,元稹又因‘长庆科考案’被卷入了政治的风波之中。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存在走后门的现象,元稹与李绅坚决主张重考,得罪了不少权臣子弟。

最终,虽然重考结果是十四人只有三人及格,权臣子弟大都落选,但元稹也因此遭到了报复。

阅读乡村支教,他们说我文曲星下凡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