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师,那之后呢?
如果只此一点,应该没有五胡乱华那么惨烈那么耻辱吧?
后面才是发生了真正的靖康之耻事件吗?”
“当然!
刚才都只能算是宋徽宗之耻。
对于靖康之耻连开胃菜都算不上吧。
在宋徽宗一次又一次的软弱后,北宋的京都基本成了金国可以随意进出的场地了。
当金国进入东京后,城内的老百姓们可就遭了大殃了。
然后不久金人又大举侵犯北宋。
基本上是把北宋当成韭菜一样,隔一段时间就来收割一波。
但随着赔偿次数越来越多,宋徽宗发现即使再怎么横征暴敛也拿不出金国满意的赔偿了。
这个时候宋徽宗有些慌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最后胆小懦弱的他,为了找个理由逃跑,就想装病摆脱皇位。
于是靖康之耻的另一位主角太子赵恒出现了。
当太子赵桓奉旨入宫后,面对眼前的唾手可得九五至尊之位,非但没有喜悦,反而极力推脱,死活不肯登基。
毕竟他比谁知道,这个位置先是就是烫手山芋。
一个处理不好,那就是亡国之君,会被后世唾骂万年的。
但是太子毕竟是太子,宋徽宗自然不会让自己的想法流失。
于是本来就佯装重病的宋徽宗一下就来了精神,甚至大声呵斥:‘如果你不登基,那你就是史上的罪人’。
迫于无奈,也秉着大宋不能没皇帝的宗旨,赵桓心不甘情不愿的换上龙袍。
怀着极度忐忑的心情走向福宁殿,至此北宋迎来了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帝—赵桓。
赵桓登基后改元年,年号为靖康,这个为汉民族最为厌恶的年号诞生在了北宋的历史中。
公元1125年,金国大军南下攻打宋朝首都汴梁,紧接着便迎来北宋最为屈辱的时代。
北宋面临金军的进攻,皇帝命负责守卫黄河的梁方平率领全部精锐在黄河北岸抵抗,而当梁方平听闻与黄河相邻的相州城破,立即仓皇远逃。
之后因为宋军没有直接领导人,等到金军赶到黄河北岸时,看见的是大批溃散的宋军,以及毫无防御的大营。
金军就这样如履平地一样渡过天险黄河,北宋王朝最后一道屏障也被告破,汴梁更是无险可守。
消息传到京都,太上皇宋徽宗带着一群大臣和骨干仓皇逃至扬州。
被带走的就有奸臣蔡京和童贯等人。
然后把这个烂摊子丢给自己的儿子,以至于朝中仅剩残兵弱将。
但刚即位不久的赵桓无权无势,少兵少粮。
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一位主战大臣李纲引起了赵桓的注意。
李纲认为,目前宋徽宗的老班底已全部随他出逃,朝中急需建立皇帝的权证,算是给了赵桓重整朝纲的机会。
于是赵桓命李纲设法阻敌,随后李纲立即出手,巩固汴梁城墙的防御,并修改护城河,布防兵力,使得汴梁城变的易守难攻。
公元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李纲站在城墙上亲自督战,这使得攻城的士兵屡屡受挫。
最终金军主帅见短时间不能取胜,便有了和谈的意向。
按理说,这时候被是应该是可以有缓气的余地了。
但是呢!
虎父无犬子,但是犬父只能生犬子!
这个宋钦宗赵恒和宋徽宗没有两样。
都是一样的昏庸,一样的胆小,一样的软弱可欺,浑身上下权势软骨头。
当时,宋朝的武将李纲已经奋力抵抗,甚至初有成效了。
但是赵恒只想让金人赶快离开汴梁,自己才能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然后不顾众大臣的劝阻,欣然同意了金军的无理要求。
甚至表示不管对方提出什么要求,他都尽力满足。
并且之后赵恒还掳走了李纲的兵权。”
【屮了!我刚才竟然还天真的有了幻想】
【狗东西,竟然一样的胆小怕事】
【这特么就是生的好,不然就特么一个纯纯的社会垃圾】
【太恶心人了!】
【明明都抗住了,敌方又是远征作战,胜利在我啊!狗杂种一样的....气人】
【玛德!就不该对他抱有幻想!】
【我就猜到这赵恒估计也是一丘之貉,不然怎么是靖康之耻的主角呢】
【狗屎!这个朝廷就是纯纯的狗屎啊!】
【.......】
“云老师,都这么有望胜利,为什么这个赵恒要同意求和呢?
甚至还收了李纲的兵权?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是为什么?”
“要不然怎么说这是历史的遗憾呢!
其实要不是李纲被没收军权,宋朝有可能会免于被灭。
而靖康之耻也不一定会发生。
虽然宋朝一定会被灭,但如果不自毁长城炒掉李纲,肯定是能延长北宋国祚的。
至于宋钦宗为什么要没收李纲的兵权,主要还是因为李纲这个人。
李纲本是一介书生文人,在公元1112年,李纲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在金人第一次南侵时,李纲就洞悉金人要灭亡大宋的狼子野心,于是以‘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为由,力主宋钦宗放弃割地议和的幻想,坚决以武力抗金。
而当时宋钦宗在宋徽宗把大部分官员带走的情况下,当时朝廷已经无可用之人了。
陷入四面楚歌的宋钦宗别无选择,只好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由他全权负责治兵御敌之事。
而李纲也是书生当大将,不辱使命。
临危受命的李纲,率领开封城内的军民,迅速部署好防线。
而在金军攻城时,李纲更是毫无畏惧,亲自登上城楼督战,开封军民在李纲的鼓舞下,士气大振,重创了攻城的金兵。
在金军进攻受阻的情况下,北宋的各路勤王大军也陆续到达开封。
这时候金军一方面孤军深入,因此已经无计可施了。
于是就议和,也顺便借坡下驴。
而这时候宋钦宗一方面软骨头发作。
另一方面也是朝廷中一些主和派发力,这才促成了议和,但是代价就是河北三镇。
但是在金军撤退的时候,李纲提出在金军撤退时采取‘可击则击之’的策略。
本来这个策略是很好的,几方围之,定然能让金军全歼。
但赵恒否定了这个策略,从而错失歼灭金军主力的良机,以至于金兵纵虎归山,留下了无尽后患。
而为什么要拿走李纲的兵权。
一方面,就是李纲是坚定的主站派。
因为遭到了当时朝廷的以大奸臣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的攻讦。
另一方面就是李纲的功绩,李纲在开封军民中拥有极高的威信及号召力。
在开封保卫战过程中,宋钦宗曾听信主和派之言,一度将李纲罢职,没想到这却惹恼了太学生及开封城内的军民。
阅读乡村支教,他们说我文曲星下凡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