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这么半天看出什么没有,我还没问你你究竟是谁?你刚刚说你有能力给我这件官窑瓷盘开鉴定证书?你说话可算数?你要是敢骗我等我回去之后就告诉他们,你们联合起来一起欺负客户,还有就是这家店老板眼力不如人,还请一个外人一起来哐我。”
柳亦辰本打算随便应付他两句让他赶紧离开,可谁成想这个人简直就是得寸进尺,他抬起头冷冷地看了这个人一眼然后说道:“你口口声声说你的这件瓷盘是官窑,你有何证据证明?还有我要纠正你一点我不是外人,鄙人正是这家店的董事之一,你三番两次侮辱孔叔,说他老人家眼力不行,我今天就是要替他讨回个公道。”
随后柳亦辰把他刚刚脑子里面想到的那些一一的和这个人讲述了一遍,周围围观的那些人平时很难近距离听柳亦辰鉴定古玩。那些人听完柳亦辰说的那些后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其实柳亦辰说的那些孔叔也都懂,只是刚才被这个人搞得有点心烦。
要是一开始就这样告诉他,或许这个人现在早已经离开,也不用麻烦柳亦辰专程在跑一趟。孔叔见到柳亦辰脸上有些疲惫的神色,他心里面还是会有些愧疚。这个人听到柳亦辰说的这些瞬间变得哑口无言,之后柳亦辰又让店员去库房拿了一件耕织图薄胎瓷杯过来。
这是一件薄胎小杯,底款写着大清道光年制,带有花口,瓷杯上面的画画得极其精致,人物画得也是惟妙惟肖。上面的图是标准的画片,从康熙年间开始出现,当时康熙皇帝命令工匠画了耕织图。
耕指的是吃饭,织指的是穿衣,吃穿问题是自古以来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瓷杯上的画片是织的一个环节,描述了染丝的工艺流程。“丝成练熟时”,就是把丝捣练出来。“万缕银光皎”,指很多丝纠缠在一起,如同银色的月光。
“因为五色形”,是指染丝。“曾费葛仙老。奇方自圣传,不继何人晓。染得色鲜明,多是天工巧。”这是一首御制诗,也就是皇帝写的诗,诗下面的印章是“雅玩”。
耕织图有很多画片,比如在耕图中,从犁地开始,播种、除苗、丰收、刈麦等全过程都有。在织的部分,如何养蚕、喂蚕、蚕的吐丝、缫丝、染色、织布,也是全过程都有,这个画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这种瓷杯在当年都是成套出现的,与其他的耕织图组合在一起。这个瓷杯只表现了其中一段画片,画工很精致,在当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用具。柳亦辰之所以将这件薄胎瓷杯拿出来就是想告诉这个人真正的官窑是什么样子,而且这件薄胎瓷杯和他拿来的那件吉祥双清盘都是同一时期。
说到这里柳亦辰又给他们分享了一个他以前做鉴宝活动时遇到的事情,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是蛮有意思。当时有一位鉴宝人拿了一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这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盘柳亦辰看完之后也是感觉非常有趣。
之所以说它有趣那是因为这只盘的款极为少见。一般来说,道光款比较常见的有几种,一种是六字篆书款的 “大清道光年制”,官窑民窑都有,官窑的比较工整,民窑的一般比较粗糙些,但是也有的写的和官窑一样工整。还有一种是四字楷书款的“道光年制”,也是工整的和潦草的都有。
这一时期的瓷器还有不少是仿前代款识,比如“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嘉庆年制”、“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一般写法和真款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款一般比较小点。
此外这一时期私家堂名款也很盛行,比如著名的是“慎德堂”、“退思堂”、“立本堂”、“嘉乐堂”、“嘉阳堂”、“庆宜堂”、“直善堂”、“乐静堂”、“浩然堂”、“履信堂”、“聚庆堂”、“珠林堂”、“惜阳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而且往往比较工整精致。
另外常见的就是当时流行的花押款了,比如寿桃,花草以及其它吉祥图案,例如用一只笔和一锭元宝象征的必定如意就是当时常用的花押款之一。和以上这些都不同,这只盘的款是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款遒劲有力,相当工整。楷书的“大清道光年制”款是相当罕见的,不过这只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这只盘是一只折腰青花淡描花卉盘。这种纹饰是典型的官窑纹饰,而这只盘的纹饰工整、画工流畅、笔触细腻,明显是相当有功力又熟悉这种图案的御窑画工画的。此外这个盘的形制、尺寸、修脚也都符合官窑的特征,初步判断应该是官窑。
不过这类官窑基本上都是斗彩,而且从这只盘淡描的画法和图案的留白来看,应该是为了要制作成斗彩盘的。这只盘的图案已经完成,并且入窑烧制好了。一般来说,瓷器在这道工序完成以后已经算完成了大半了,实在没有理由不上彩的。
那么为什么这只盘已经在青花图案画好,入窑烧制好了以后没有上彩最终完成呢?这是和官窑生产的严格密不可分的。柳亦辰当时认为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款识的原因,道光官窑惯例是以六字篆书款,这个盘的款却因为写字工的疏忽写成了楷书。
不过这个恐怕还不是最严重的,更严重的是这个盘在图案画好,上窑第一次烧好后出现了严重的窑伤。这个盘的窑伤在底伤,有不少条的窑裂,而且相当明显和严重。
为什么说这些窑裂是入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入窑前就存在的呢?如果仔细看这些窑裂,就可以发现有一处窑裂把制字的反刀旁“亅”从中劈开了,而年字的竖边也被一条窑裂断开了。所以很明显这些窑伤在入窑之前是没有的。
正是因为款识和窑伤的原因,这只已经耗费了相当多功夫的盘子就没有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按道理来说这样被淘汰的盘是应该被毁掉或者入库存储,不能流传出去的。不少古玩收藏者都认为官窑在除了战乱时期以外,或者是清朝灭亡后是不太可能流入民间的。
其实柳亦辰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为了更好的能够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对官窑的制作先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清代官窑的生产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典章制度,从形制,大小,选料,图案,色彩,款识,品质等方面都有规则制度可循。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官窑都象很多人相象的那么高质量,特别是在经济情况不好,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定的时代,官窑的品质也就下降了。一般说来,清代后期的官窑瓷器质量很多时候都不是太高,这一时期品质好的官窑瓷器相对就更为难得。
而且官窑也是有等级的,皇帝、太上皇、太后、皇后所用的瓷器等级就高,一般质量控制的也就更严格,品质一般比较好。而嫔妃已经其他宫廷人员使用的等级就低些,质量相对的也差些。而一些特别为皇帝欣赏所生产的瓷器,等级就更高,可以说是当时工艺所能达到的极限。
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不仅选派官员到御窑厂监督窑务,亲自过问官窑瓷器的制作,还常常直接下令烧造某些品种的瓷器,像这样皇帝直接要求的瓷器,当然品质是最好的。比如乾隆六年,乾隆还因为烧造的上等瓷器釉色不佳,远逊雍正瓷器而让怡亲王写信去训斥当时的陶督办唐英。
大部分质量不符合宫廷要求的瓷器,如果是有严重窑伤或者损坏等严重毛病的,一般都是就地销毁,不允许流传到民间。而一般的小毛病或者是因为釉色釉水不够好而淘汰的,按照督陶官唐英在乾隆八年的“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例以杜民窑冒滥折”中所说的,在雍正六年以前都是“随散贮厂署,听人匠使用,破损遗失,致烧成之器皿与原造之坯胎,所有数目俱无从查核”。
也就是说那些次品基本上都是存储在御窑厂的库房里,任由御窑厂的工匠和差人使用的,以至于破损和遗失的瓷器没有办法统计。而自雍正七年开始,遂“将此次色脚货,按件酌估价值造成黄册,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进交贮内府。
有可以变价者,即在京变价,可有供赏赐者,即留备赏用”,到乾隆八年初“总属如此办理”。也就是说自雍正七年开始,一些釉色不好的淘汰官窑在运送到京师后,被皇帝赏赐给了官员或者变卖出售了。
到乾隆七年六月,乾隆皇帝更是谕旨道:“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地变价。”也就是说,淘汰下来的官窑不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运送到京城,而改就地在景德镇变卖。
唐英由于担心如果把淘汰下来的官窑瓷器在景德镇变卖的话,景德镇的民窑工匠会以此为样本进行仿照,以官窑之名义高价售卖,从而使得次品官窑的销路不畅。
除次色官窑变卖之外,皇帝的赏赐,宫廷流出和御窑厂流出也是官窑瓷器流向民间的渠道。从唐英的奏折就可以看出御窑厂就常常有工匠甚至是官员把次品偷偷带出的情况。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没有例外。
柳亦辰断定这件折腰青花淡描花卉盘可能是御窑厂的工匠偷偷带出或者是就地变卖的,不过这只是柳亦辰的一个猜测,具体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怕就永远只能是一个谜团了。
柳亦辰讲完这件事后,有位店员笑着问道:“柳董你给我们说说这官窑和民窑的区别吧。”她们这些人最喜欢柳亦辰给她们讲他以前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不仅能够听到故事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其实所谓的官窑,是指由御窑厂的工匠生产在御窑烧制,目的是为宫廷使用的瓷器。只要是这类瓷器就是官窑,和质量高低完全没有关系。当然,一般官窑瓷器的质量普较高。
而民窑则是指的由民窑工匠制作在民窑烧造,目的是为了市场销售或定购的瓷器。这类瓷器哪怕质量再好,也都是民窑瓷器。有一些形制的器皿,是只能由官窑生产供皇家使用,而普通的民窑是不能生产的,比如一些国家典礼上的祭祀用器等等。
官窑瓷器因为是从御窑厂生产的,而御窑厂的工匠绘画,工艺技术水平和设施都普遍比民窑窑高,所用工时比民窑长,质量控制比民窑严格,因此生产出来的瓷器质量普遍较民窑为高。
官窑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形制,纹饰方面的标准。像御窑厂就存有所有烧制的瓷器样本,因此即使朝代更替,也都能根据遗留下来的样本进行创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标准官窑的纹饰都差不多的原因。
当然官窑也有创造,特别是清三代的皇帝,都是亲自过问官窑瓷器生产甚至有的还自己设计瓷器,不过这些创造也大部分还是在官窑纹饰的大范围内的。官窑纹饰一般以花草,动物形成的抽象纹饰,各种龙凤纹,吉祥图案纹为主。
而当时民窑流行的一些题材,比如西厢记等则是没有可能在官窑瓷器中出现的。一般有经验的藏家可以通过一件瓷器的纹饰是否是所谓的官窑纹饰来对瓷器是否官窑做初步的判断,当然带有官窑纹饰的瓷器未必就是官窑,不过如果瓷器的纹饰就不是官窑纹饰的话,一般就可以排除了。
此外,官窑瓷器的形状和釉色也和民窑的有所不同,这点不容易掌握,只能多看多接触。官窑瓷器一般制作比较匀称,拿在手里的分量一般不会感觉太轻或者太重。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官窑的款识一般都写的相当工整,这是因为款识代表了一个朝代,绝对马虎不得。所以官窑瓷器的款识一般都是由熟练的写字工匠专门负责书写的。
此外,官窑瓷器的削足也非常整齐,以蔑刀反复修圆,手指在上面滑动的时候感觉很顺畅,不会有阻滞的感觉。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这些东西需要不断的去摸索才行,说了这么半天都有点口干舌燥,你们也不说给我倒一杯茶水过来。”
阅读醉宝鉴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