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了9月22日的那页日历,露出9月23日的新一页。杨度拿起《大公报》与《申报》,将其中两页翻到前面,这才走出自己的办公室。
戊戌变法期间,杨度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同年,杨度又写《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施宪政程序》两文,与梁启超的《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一起上奏。https:/
对于袁世凯称帝,杨度极力支持,得到袁世凯的认同,提拔到总统府来任职。
杨度办公室位于一座仿欧洲古典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群中,这里是清廷最高军事指挥部的陆军部和海军部所在地,1906由英国留学的中国建筑师沈琪主持设计,修建的资金来源于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的余款。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这里是袁世凯的总统府和国务院,他与孙中山进行的13次会谈,其中12次就在此处举行。
维多利亚式折中主义风格的西式建筑,楼体遍布精美的砖雕花饰,非常漂亮。杨度穿过大楼,走到后面一片小洋楼前。
其中一栋小洋楼的二层是袁世凯的书房,杨度在门外站定,正想请侍从禀报,袁世凯的声音从书房里传来,“皙子,进来。”
虽然是西式建筑,房间内的布置完全是中式。墙上挂着大师的字画,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除了这些之外,和外界想的不同,袁世凯的书房十分素雅。放满了书的书架紧靠着雪白的墙壁,除了招待客人的一桌四椅,再无别的家具。
此时袁世凯已经须发斑白,但目光依旧锐利专注。看到杨度手中的报纸,便轻蔑的哼了一声,“除了马屁文章和骂我的文章之外,竟然有什么让皙子都在意的新闻么?”
杨度赶紧答道:“袁公,两份报纸刊登了对四平督军何锐的联合专访。”
“何锐?是那个让日本从长春撤军小子吧?”袁世凯说着,接过了报纸。
袁世凯的神色最初有些不屑,看到‘……袁公或许会有个疑问。当年满清能够同时养得起北洋水师,训练北洋新军,还能给慈禧修园子。财政也负担下来了。可到袁公当上大总统的时候,连北洋军都已经养不起了。这不是很奇怪么……’,神色已经凝重起来。
等看完报道,袁世凯已经怒容满面,拍案而起。杨度想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口。因为袁世凯并没有想开口的意思,更没有和杨度交流的打算。
袁世凯背着手在书房来回走动,神色中的怒气很快消散,再次变得刚毅起来。杨度瞅准时机说道:“袁公,何锐所说的国家分裂现状,切中肯綮。虽然何锐明确表态,不支持大总统称帝。但是此人的确有才华有眼光,不如召他进京。”
“不必!”袁世凯果断答道。又背着手走了几步,袁世凯坐回到座位上,冷冷的说道:“他一个人又能做什么?便是现在给他个混成旅旅长,让他带兵进京,对政局也没有丝毫用处。只是平添变数。”
杨度还想劝说,袁世凯摆摆手,“你先下去。”
见袁世凯态度坚定,杨度只能退了出去。
等杨度离开,袁世凯又拿起报纸,看了片刻突然悲从中来。他万万没想到,北洋中真正理解自己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后生晚辈。
在签署《中日民四条约》之时,袁世凯就说过,只要能重建统一的国家,日本不足道。然而这话却完全没人在意,反倒成了别人攻击袁世凯的借口。
何锐在专访中对国家分裂的看法,对北洋军政治化的讲述,袁世凯早就发现了。但是袁世凯并不能说出口,大家心照不宣,还能相处,如果说出来,定然要引发北洋内部的腥风血雨。
即便何锐明确说出‘反对大总统称帝’的态度,袁世凯也没有发落这个小小四平督军的意思,因为何锐坦率的讲出了袁世凯的心意。反观其他北洋老兄弟,要么心怀鬼胎,要么颟顸无能。不管袁世凯怎么讲述称帝的原因和必要性,这些人心中全然不信。
这一刻,郁闷之情全化作愤怒。袁世凯心中忍不住咒骂,冯国璋,可恶!王世珍,可恶!段祺瑞,尤其可恶!
当此该为北洋出力的关口,这些人各个都靠不住。真的是可恶!
正在此时,随着脚步声响,曹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请禀报大总统,曹锟求见。”
曹锟拿着报纸进了书房,一看袁世凯的桌上也放着同样的报纸,便大声说道:“大总统,也不知道何锐怎么就猪油蒙了心,蹬鼻子上脸,竟然敢挑拨北洋的兄弟!请大总统下令,让张锡銮剿了这混账!”
袁世凯锐利的目光盯着曹锟看了好一阵,看的曹锟心中有些发毛。正想说点什么,就听袁世凯淡然的说道:“仲珊,和小孩子怄什么气。”
当此紧要关头,到处都是打听消息的人。段祺瑞已经五次求见袁世凯,前三次双方会面的时候弄的极不愉快。段祺瑞后面两次求见,袁世凯根本就没见段祺瑞。段祺瑞也直接辞职。
但段祺瑞辞职之后并不等于就退出了权利中心。事情发生了不过半天,段祺瑞的幕僚就前来禀报。曹锟看到了报纸上何锐的专访,气冲冲前去求见袁世凯,请袁世凯下令弄死何锐。最后却无疾而终。
曹锟经常说:“我就是一个大老粗,什么也不懂。”
这话也就是曹锟自己说说,北洋上层谁都不信。一个大老粗绝不可能坐到曹锟此时的位置上。但是段祺瑞知道曹锟做起事来还真有‘大老粗’的范儿,绝不会轻易放弃。
既然曹锟从袁世凯那里出来之后竟然对弄死何锐的事情一言不发,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袁世凯阻止了曹锟。
此时段祺瑞已经仔细读完了报纸上的专访,既然袁世凯不让曹锟动手,便能证明袁世凯是想借着这篇报道敲打一下北洋督军们。让这些人明白,袁世凯很清楚这些人的心思。
合上报纸,段祺瑞站起身,对勤务兵命道:“磨墨。”
幕僚正是奉命帮何锐办理手续的那位,他问道:“总长,何锐是不是要坏事?”
段祺瑞轻笑一声,“何锐不愧是能从我这里弄走一万大洋的小子。只怕这次死不了。”
写完信,段祺瑞命道:“送去给张锡銮。”
也就在此时,杨度正在与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逊聊着何锐。杨度当然知道了曹锟前去袁世凯那边要弄死何锐的事情,他并不觉得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只是就何锐的专访与乔治·莫里逊这位袁世凯的外国幕僚交流着想法。
乔治·莫里逊,是英国政府派来的《泰晤士报》记者,曾经周旋于以洋务著称的士大夫之间,如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此时入幕袁世凯帐下。因为精通国际政治,又对操纵新闻十分精通,受到袁世凯的器重。
听杨度这位又办报经验的前同行询问这篇专访到底会不会引发什么轰动,莫里逊并没有立刻回答。想了一阵,·莫里逊答道:“既然杨先生如此关注此人,我想去关外会会这位何督军。”
阅读何锐何君绯红之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