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董允如此说法,我也明白到这两兄弟虽说是吴懿举荐的,不过也应该是有一定才能,就算不是如蒋琬、董允这类,估计也与庞兴此类人差不多,要说让他总揽大局或许不行,但是具体负责某方面工作的话,大体也差不离了。
想来也是,毕竟吴懿此人,在历史上可是留下了“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强,不陷危坠。”的评价,这评语中的“高劲”可不简单,是指品德高尚,性情刚直,超出凡俗。
所以估计就算吴懿举荐自己的亲族,也不会真的推荐一些不可雕的“朽木”和不可涂的“粪土之墙”,怎么说也会是能用之人。
而有诸葛老大亲自过目的话,我就更放心了,起码也不会是什么跋扈的世家子弟,到时候就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但是要劳动诸葛老大的大驾,我也有点想明白了,历史上的蜀汉,以诸葛老大为首的荆州派联合以关张赵为首的元老派,拉拢东州派,压制益州派。
后来荆州剧变,关羽和张飞先后去世,糜芳投敌,糜竺黯然,元老派可谓青黄不接,大受打击,再无力支援荆州派,反而要诸葛老大设法保全。
事出无奈,蜀汉政权只能将荆州派和元老派组成的双头马车,换成由荆州派和东州派来拉了,所以才有了东州派大佬李严出场,与诸葛老大一起成为刘备的托孤之臣,由此蜀汉政权由荆州派和东州派把持,继续压制着益州派。
而益州派本地豪强自刘备入蜀以来,就一直遭受到压制,这基本成为了蜀汉的基本国策,因为由刘焉、刘璋到刘备,莫不是外来之人,刘焉和刘备都是带着一套领导班子进蜀统治益州的。
如此一来,定然是分薄了本地益州派的利益和权力,刘焉、刘璋的时候还好点,东州派和益州派勉强可以共存,虽然自是以东州派为主。
到了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其本身就有一大班人要安置,加上当时掌握实权的东州派不能轻动,所以最后只能将刀子动到益州派身上了。
本来的话,刘备玩这套是驾轻就熟的,其一直带着自己的一套班子四处奔波,徐州如此、荆州如此,手下的亲信都能与本地人相安无事。
这主要就是刘备的企业文化做得好,他一直宣扬的最终目标一直是兴复汉室,那么刘备的地位最后要么是皇帝,要么就是丞相或是摄政王。
这样的话,其手下最终也会水涨船高,混个列侯基本都没有问题,所以大家都能互相忍让,一起齐心合力助刘备收复汉室江山。
而以我估计,刘备入蜀后虽然将益州本地派系压制得死死的,但是私下应该也会与益州派系的领军人物沟通过这只是一时之策,待他日收复汉室江山之后自会有所补偿,对他们一一酬功的。
所以益州派虽然受到了压制,手上的权力被削减不少,但是由于眼下势力不如人,反抗未必有好果子吃,而将来期望的收益也颇为可观,故此自是服从刘备的统治,在刘备手下乖乖做事了。
而刘备若然不是平服了这些益州派的怒意,也断断不能与曹操争雄于汉中,最终将曹操击退,占有了汉中,得到了通往关中的车票。
得到了汉中,益州派这班人就更是看到了刘备画的大饼实现的希望,自然更没有反抗刘备统治的理由了,可惜曹操也不愧是一代枭雄,就算退出汉中也是将汉中人口迁移了不少。
如此的话,汉中虽然被蜀汉吃到了嘴里,但是也真的是应了杨修那句,成为了“鸡肋”,单凭如此的汉中,是绝不能平衡到荆州派(元老派相对人少,也可以计入此派。)、东州派和益州派三班人的利益的。
阅读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