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抗清》

第298章 二鞑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新野有两个底角,一是邓州,一是唐县。

邓州守将是汉军都统张天福,兵力八千人左右。

唐县守将是南阳总兵汪国全,兵力约五千人左右。

距离上,邓州离新野近,唐县则远。

因此王五决定先打邓州援军,得手后再对付唐县清军。

也就是把威胁最大的张天福部解决掉,再腾出手来对付威胁相对小一些的汪国全部。

如此必须要有一个时间差。

以王五手头能够动用的打援兵力,根本不可能做到同时阻击邓州、唐县两路清军。

只能集中兵力对付一路。

因此为免唐县清军在其全力对付邓州清军时先一步赶到新野,导致整个战局倒向对明军不利的一面,王五又命归属其指挥的北府将领卢三畏率所部千余骑兵前出,尽可能迟滞唐县清军。

之所以让卢三畏迟滞唐县清军,而不是让其率部歼灭清军,原因在于连日大雨导致道路极其泥泞不堪,使得骑兵机动性大打折扣,而且想凭千余才组建两三個月的骑兵解决几千成建制的清军,也有点太过托大。

故而王五给卢三畏的军令是至少要拖上三天。

三天后要么王五率部赶到合围唐县清军,达成战略目的;要么清军两路援军同时进逼新野,明军因为战略破产放弃新野南逃。

卢三畏奉命率部东进后,王五手头用以阻击的兵马只有忠勇镇的三个协加一个骑兵团。

分别是曹迪威指挥的第一协,李亨指挥的第二协、公弦指挥的第三协以及张鹏羽指挥的骑兵团。

此外还有一个不到五百人的镇直属工兵营。

总兵力八千多。

北府先前对邓州守军侦察情报显示张天福麾下有八千多人,其中还有汉军八旗4个牛录,蒙八旗2个牛录,能够动用的骑兵数量在1500到2000之间。

仅从兵力对比来看,王五手头的忠勇镇毫无优势。

但从战斗力来看,以原吴三桂组建忠勇、义勇二营为底子组建的忠勇镇要强于张天福指挥的旗汉清军。

毕竟忠勇、义勇二营是以原西营孙可望驾前军、李定国的西府降军组建,这些西营降兵的战斗力从来就不弱于清军,之所以投降吴三桂无非是受到永历弃国影响而已。

王五估计张天福就算来援新野,也不可能把邓州的八千多人全带来,怎么也要留点兵看家,因此判断来援的张部大概五六千人。

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张天福的确只带了五千兵马支援新野。

明军全力以赴的话,纵是不能歼灭张部,也能将其死死抵挡在增援道路上“最后一公里”。

但显然王五不想和清军打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而是决定伏击。

兵法上说攻敌必救,那王五则是伏其必经。

两河交汇的大韩营是邓州往新野的必经之地!

此地为白河、湍河交汇之地,虽然是平原地形,但河滩众多,不利骑兵作战。

若能诱使清军钻入大韩营西北交汇的三角地带,即便无法封死清军退路,也能凭借出其不意重创清军。

只要张天福部狼狈退回邓州,这个方向的打援任务就算完成。

整个战术看着很老套,无非诱敌深入再扎口袋,王五前世随便拉个看历史小说的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却是中外历史名将屡试不爽的战术。

被伏的也大多是被牵着鼻子往坑中跳,除了极个别头铁中心开花的另说。

在王五部署下,高大捷领第一协充任诱饵与敌在大韩营遭遇后被迫“南逃”,王五指挥第二协、第三协分别在三角地带的东西两河滩埋伏,清军一旦被高大捷引诱过来,藏在大韩营东边小韩营的张鹏羽部骑兵则不惜一切代价封堵清军退路,并破坏湍河上那座石桥。

战前“动员”,高大捷以忠勇镇统制身份给全镇参战官兵下了一条严令——一什不进斩一哨;一哨不进斩一队;一队不进斩一营;一营不进,团协军官皆斩!

王五则以湖广总管身份补了一条军令,战后缴获除军械外皆归士兵。

也就是说清军将领、士兵身上携带的金银财货都归士兵所有。

为免战场上出现士兵抢夺敌军身上财货导致混乱,又规定所有缴获战后平均分配,不得私藏。

各部立即按计划行事,并将未受潮的火药集中交由骑兵破坏石桥用。

明军各部紧锣密布开始准备伏击时,自邓州出发的清军顺着湍河抵达距离大韩营不到二十里的周湾。

清军行动速度并不快,且始终不断往前方派出探马,表现极为慎重。

这是因为清将张天福担心遭到遭到吴军袭击。

郑天均急报说是吴三桂主力大军自襄阳北上进犯新野,来势极为凶猛,那张天福就不能不担心吴三桂在包围新野同时派出兵马继续北上。

小心驶得万年船,提前知道前面有没有敌人总没有错。

同明军冒雨行军一样,清军也是被这场大雨折磨的精疲力竭。

湍河水位同白河一样暴涨,导致河水在一些地段没过堤坝,附近的麦田和道路被淹了不少。

虽然不像夏天那般形成洪灾,却也让住在湍河两岸的百姓叫苦不迭。

因为道路毁坏严重,除了探马外,大部分清军骑兵都是下马步行,深一下浅一下走的人人大汗淋漓,膝盖往下全是泥水,往上也是一块一块的烂泥。

就这走的也是极慢,因为八旗兵脚上穿的靴子实在是走不快,走着走着原本轻巧的靴子就重的跟什么似的,搞的八旗兵走一会就得停下来用手抹掉粘在靴子上的泥巴。

然而没卵用,越走越累,越走越重。

反观没资格穿靴子的绿营兵倒是走的还算轻松,因为除了军官有资格穿战靴,大部分绿营兵穿的都是草鞋。

不是没有布鞋,而是士兵根本舍不得在这烂泥地穿布鞋。

同皮靴相比,草鞋肯定走的轻松许多,穿坏了也不心疼直接丢掉,从耷在脖子上的新草鞋再取一付便是。

八旗兵中有人注意到了绿营兵脚下草鞋的轻便,因此蒙八旗佐领恩尔古便向张天福提出将绿营兵的草鞋让给八旗。

张天福眉头皱了皱,知道这样做会让营兵不满,但还是下令营兵将草鞋让给八旗兵。

这自是让一众绿营兵不满,奈何上面的命令不能不听,一个个满腹牢骚的把自己都舍不得换的新草鞋交给那些高他们一头的八旗兵。

一些没资格穿靴子的绿营低级军官也怪话连篇的把草鞋让了出去。

其中有个赵福贵的军官在解下脖子上草鞋时还往鞋里面呸了两口唾沫,对边上的手下道:“这次要不是打吴三桂,老子早带你们跑了,省得受这帮二鞑子的气!”

阅读抗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