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结束,戒日王亲自动手,在宝台上铺设狮子宝座,恭请玄奘法师升座开讲。
清朗俊逸的年轻法师,沿着铺满鲜花的通道,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步履沉稳地登上高高的宝台,手结说法印,于金色的狮子宝座上趺坐下来,庄严的东方面孔上充满了自信。
当天,玄奘用一口流利的梵语当众诵念出自己的着作《会宗论》和《制恶见论》,并立下生死契约:其间若有一字无理,而被难破、被改动,愿斩首相谢。
玄奘说法,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台下喧闹的人群很快变得寂静无声。那些起伏不定的心绪逐渐平静下来,随之进入到一种澄明祥和的精神世界之中。
法会的第一天,玄奘的讲解,不仅让大乘学僧听得如痴如醉,就连一些小乘论师和婆罗门教徒也都欢喜称道。德高望重的戒贤长老更是忍不住由衷地赞赏道:“东土法师的智慧真的很不一般,老衲还从来没有听过辨析如此精细,逻辑如此严密,却又如此引人入胜的讲座!”
第二天,有七、八个门派的学者相继上台提问,有的针对唯识比量,有的针对瑜伽学派,还有的直接针对《制恶见论》,但一直辩论到日落西山,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论倒玄奘。
曷利沙非常高兴,见没人再上台问难,这才下令罢会回宫。玄奘起身向大众施礼,第二天的法会宣告结束。
从第三天开始,辩论不再局限于玄奘的着作了,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有一位涂灰外道诘难道:“我拜了很长时间的佛,想成为一位国王,可佛土至今却仍然是在座二十位国王的天下。可见,你们的佛、菩萨根本就不灵,那么拜来拜去,又有什么用呢?”
民间信仰,往往最看重的便是灵验。外道话刚说完,宝台下面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
玄奘温和地说:“拜佛修行,并不是与佛、菩萨做交易。如果把不属于你的东西拿给你,那佛、菩萨跟强盗有什么区别呢?”
……
一位白衣婆罗门祭司走上台来,趾高气扬地道:“法师,你们的佛陀说众生平等,可在你们佛门中却有佛、菩萨、罗汉、比丘的分别,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玄奘丝毫也不受宝台下四起的议论声影响,微笑着说:“祭司,佛陀讲众生平等,是指果地上的平等,而不是指因地上的平等。芸芸众生,皆有佛性,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这便是平等。只是众生的根器不同,深浅不一,受业力的左右,在轮回海中,难以出离,于是便有了这许许多多看上去不平等的实相。”
……
一名顺世道人在玄奘的对面坐了下来,轻佻地挑衅道:“法师,你们佛门中人开口闭口讲报应,可是你们怎么证明轮回的存在呢?”
玄奘波澜不惊地反问:“请问施主,你又怎么证明轮回不存在呢?”
“我们顺世论派依靠的是经验。人死不能复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就是说,活着的人谁都没有亲眼见过所谓的‘阿鼻地狱’。没有地狱,又哪来的轮回?”顺世道人显然听说过了玄奘的传闻,理直气壮地道:“法师不用讲故事,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谁见过‘阿鼻地狱’?要不,谁去‘阿鼻地狱’里走上一遭,再回来告诉大家,死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座之人,全都是些肉体凡胎,去了地狱哪里还回得来?闻言,一个个顿时噤若寒蝉。
唐皇李世民和寇员外魂游地府的故事派不上用场了,守护在宝台附近的悟空正考虑着是不是让八戒现下身,吓一吓这个顺世道人,却见师傅依然神色自若地说:“经验确实是个简单好用的东西,但单纯用经验来归纳,是有局限的,即便是成千上万人的经验,在这无尽的时空里也局限得不值一提。当然了,贵派可以依据经验来决定你们的生活,这是你们的自由。但是,什么时候经验也可以成为判断真理的依据了呢?”
顺世道人:“法师精通因明学,既然你不相信经验,尽可用你们佛门比量的方法来推断啊!”
“既然贵派这么相信经验,那贫僧就用经验来推断吧。”玄奘闻言,从容地说:“假如没有前世,按道理来说,我们见到所有的陌生人,应该都是一样的感觉。可事实是,有些陌生人,我们会感到厌恶;有些,则感觉亲近;还有些,甚至一见如故。你们顺世者,不会没有这样的体验吧?”
顺世道人若有所思地道:“法师是想说,今生的果报,就是前世存在的证明吗?”
玄奘:“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顺世道人不甘地道:“不论如何,我们顺世者积极入世,享受了今生,至少我们是快乐的。不像你们,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来世,放弃了今生的快乐。”
玄奘:“贵派否认世人具有灵魂和精神,那么快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顺世道人:“快乐是从身体的享受中获得的。”
玄奘:“身体只是四大五蕴的合和,怎么可能产生快乐这种精神上的东西?况且,只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肉体的放纵,真的可以获得快乐吗?如果不能为心灵寻觅到一处安详的家园,当自我放纵达到极致的时候,人们必将在醉生梦死中完全迷失,最后只剩下无尽的空虚……”
随着玄奘不疾不徐的步步推进,顺世道人由左支右绌,渐渐变为了哑口无言。此时,除了玄奘侃侃而谈的声音,场内再无任何窃窃之声,众人听得是如痴如醉。
最后,连顺世道人都不得不诚心叩首,佩服地说:“法师确实辩才无碍,当得起‘解脱天’的美名!”
……
眼见着一个异域僧人即将在学术昌盛的天竺获得“大乘之神”的美誉,辩论日益激烈,各门各派精英学者纷纷上台挑战,就连有些僧界领袖也不能免俗。
师子光:“请问法师,你所讲的佛法,一会儿声闻乘,一会儿缘觉乘,一会儿又是大众部菩萨乘,法门也各不相同,这样的修行有什么用?又如何能使人信服?”
玄奘:“长老,三乘法门,都是世尊亲口所说的经典,怎么能说没有用呢?”
师子光颇为恼怒地道:“你这样混淆大小乘,声闻、缘觉,是为谤法!”
玄奘淡定地说:“经中有云,若有人说此法是,彼法非。如是说者,亦名谤法。”
阅读东游演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