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看着太子:“你懂了么?”
太子眼圈有点发红:“儿臣懂了。”
朱慈烺摸摸他的头:“朕一直强调的不是礼仪,而是对忠烈的尊敬,只不过你无法要求别人心里想什么,因为人心是看不见的。
所以要通过规范礼仪这个行为由外而内的让他们懂得尊敬。
而你身为大明的太子,更不能只是表面上的礼仪,而是把这些忠烈只是放在心里。
每年来到这里都要好好想想,你为这些忠烈的家属做到照顾了么?如何才能避免更多的人战死?”
太子眼睛有点闪烁:“可是父皇,我……我们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说,说大明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流血牺牲就是因为您爱打仗。
要是没有战争,大明就不用那么多士卒了,也不用那么多人因此战死。”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现在刚刚学习历史,很多事情还不知道,大明之前有个朝代叫做宋。
他们的皇帝就奉行着能不打仗就不打仗的策略。
为了不打仗,他们甚至愿意给北方的异族称臣,每年上贡大量的岁币,把自己的金银布锦都送给对方换取和平。
但是大宋的和平到来了么?并没有!
异族不断的侵略边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且把这种抢掠的行为称为‘打草谷’,意思就是快要入冬了,我们去汉人大宋那里抢掠一遍好当做牧草谷子过冬。
到来最后大宋被北方崛起的异族女真人所灭,他们的皇帝皇后还有皇帝的儿女妃子等等都穿成一串一串的俘虏到北方。
他们把大宋皇帝的女人和女儿摆到台上明码标价的贩卖,把大宋的皇帝和太上皇关在井里看着天空,名为坐井观天嘲笑大宋皇帝的无知,不知道北方异族的崛起和强大。
他们屠杀中原汉人,导致中原地区数千万人死亡。
这就是不战的后果。
大宋的宗室逃到南方又建立了一个南宋,然后继续奉行不战的政策。
为了不打仗,他们甚至把他们的武将岳飞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最后结果如何呢?
北方异族的侵略一直没有停止。
最后南宋被异族蒙古所灭,导致中原上亿百姓被蒙古当做两脚羊一样屠杀。
知道两脚羊的意思么?就是说汉人就是长着两只脚的牛羊,任他们索取屠戮。
这才有了大明当年太祖反抗蒙元的暴行揭竿而起,才有今天的大明。
所以那些说不打仗以为苟且偷安就能换来和平的人,他们都是懦弱的,都是历史没有学好的人。
和平是打出来的,打到别人不敢在挑衅你的威严,你才能真正的迎来和平。
朕不是非要打仗,就像现在,如果大明不打欧罗巴人,欧罗巴人就会一天天强大,最后有一天他们认为自己强大到可以挑战大明的时候,他们就会动手。
现在打是大明占据优势,我们能赢,如果要是忍者不打,等到敌人强大到跟我们一样或者比我们还强的时候再动手,那才是真正的生灵涂炭。
现在打败了所有敌人,那么以后大明就不用再维持庞大的军队时刻准备打仗了。
即使有小的暴乱,派出少量的军队就能镇压,现在打仗是为了以后不打仗,知道了么?”
太子被朱慈烺说的有点晕乎乎的,他这个年纪,你说他懂吧,他对这些复杂的问题理解起来还很吃力,你说他不懂把,对于是非对错又有了基础的判断。
今天难得有时间跟太子坐在这里好好聊聊,朱慈烺开口问道:“你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出来,朕会一一给你解答。”
太子仰头:“父皇,这天下为何要分为关内关外?关外之地不应该也是大明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能想到这个问题很好,为什么要分关内关外。
这就像咱们家的皇城内,为何要分为一个个宫,一个宫苑里为什么要分为屋子里院子里一样?
同样是一个院子里,为什么有些地方被称为屋子里,有些地方称为院子呢?”
太子不太确定:“那……不是因为屋子里是房子,院子里没有么?”
朱慈烺点点头:“是啊!屋子可以给人遮风挡雨,给人温暖,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所以才要分为屋里院子里。
上升的国家也是一样,关内地区就像是大明的屋里,这里面就是大明的安全区,大明在关内地区得到所有百姓的拥护,所有百姓都自觉的保护自己身为大明一份子的荣耀。
这就是关内,而关外地区,因为归附大明的时间段,那里的百姓因为文化,民族,语言等等差异,对大明的认同还没有关内那么强。
所以那里让大明不那么安心,安全感没有那么高。”
太子疑惑道:“那为什么不多划分一些关内,让大明的屋子里变多一点呢?”
朱慈烺哈哈一笑:“不是说了么,因为人心,只有人心向往大明,认同大明价值观,觉得自己是大明一份子的地方才是关内。
这就像盖房子,有几个人会把院子里盖满房子的?”
太子哦了一声:“我有一些同学,说他们家的异族奴仆如何如何的笨,说他们都是关外而来,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每天看到我们上学都羡慕的要死。
父皇说过教育要公平,那为什么有些人能上学,有些人确没有上学的机会呢?还有学校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多花钱也要到京城内城的学校读书。
我听说好多外地的有钱人为了一个读书的机会,都要花好多好多钱,这难道不是教育的不公平么?”
朱慈烺想了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那些从关外来的异族不能读书,是因为关内没有专门给他们读书的学校。
大明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仅仅能供应公民读完义务教育阶段,而非公民并不强制接受教育。
至于你说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的原因,这是因为大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更强,就像京城,全国最聪明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为大明贡献力量,所以这里的人学问最高,自然教育水平最高。
其他地区的人自然都想来这里读书,不是政策的不公平,而是因为人才流动的原因。”
喜欢统计大明请大家收藏:统计大明更新速度最快。
阅读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panguxs.org)